朱丝宛转垂银蒜。今宵底事抛针线。怪杀太风流。频频撼玉钩。
千般轻簿个。可也羞灯火。渐觉麝兰微。画屏人欲迷。
【注释】
①菩萨蛮:词牌名。②题青溪遗事画册:在画册上题写。③阮亭:阮元,清代诗人、学者,曾任礼部尚书等职。④朱丝:红丝线。⑤银蒜:一种细长的白头菜。⑥底:何。⑦太风流:太过于风雅了。⑧撼玉钩:把玉钩摇动了。⑨轻簿个:轻薄的男子。⑩可也:也是。⑪渐觉:渐渐觉得。⑫麝兰:指香气浓郁的东西,这里指女子。⑬人欲迷:使女子神魂颠倒。⑭迷:被迷惑住了。⑮清商曲调的一种。⑯《花间集》:唐代诗人欧阳炯编选的一部词集,收录了许多情词。⑰金缕衣:一种衣服,用金线绣成的衣服。⑱锦瑟:精美的瑟。⑲绿罗裙:绿色的裙子。⑳香笺:有香气的纸张。㉑玉钗敲:以玉钗击打玉枕。⒃夜来风雨声:夜晚传来的风雨声。⒄一帘幽梦:指室内的景象。⒅隔云雨:隔着云雾。⒆玉簟寒:形容床上的竹席冷冰冰的。��ure: 月下:指月光下的庭院。⒯玉楼春:指春天里的玉楼,这里代指春天里的女子。⒯玉梯仙:指神仙。
【赏析】
此首词作于嘉庆三年(1798),作者时年五十岁。当时他官拜浙江按察使,与阮元为同僚。阮元曾题画,其词曰:“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词人应和之作,即此词。
上片写女子之容色,“乍遇”二字起笔突兀,既点明时间又在空间上造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女子之美。接以“朱丝宛转垂银蒜”二句,写女主人公的美貌,她不仅容貌艳丽,而且举止优雅。“今宵底事抛针线”,是说今晚为何要抛却那针线活呢?言外之意是说女主人公对这突如其来的相遇感到惊讶。“怪杀太风流”三句,进一步描写女主人公的风姿绰约,她如此美丽,真可谓“美艳绝伦”了。“频频撼玉钩”三句,描绘了女主人公轻盈的体态,以及她那如玉般温润的肌肤。
下片写女子的神情,“千般轻薄个”一句,写女子娇羞之态,“羞”字写出了她内心的感受。“可也羞灯火”,是说她羞涩地掩着灯光。“渐觉麝兰微”,写女子的芳香四溢。“画屏人欲迷”二句,写女子神情恍惚,神魂颠倒,完全沉湎在她的美貌之中了。最后两句,写自己因欣赏而陶醉,竟忘记了周围的环境,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与女主人公相融相契。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一个天真可爱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