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外草萋迷,战舰横飞耀彩霓。
犀甲雄吞云梦北,鸦军劲扫洞庭西。
重湖八百潜蛟蜃,孽浪三千靖鲔鲵。
遥见君山青一点,湘妃庙冷杜鹃啼。
【注释】
肃清洞庭湖:即《登岳阳楼》一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所作。
岳阳楼外草萋迷:指岳阳楼外绿草萋萋,草木茂盛。
战舰横飞耀彩霓:指战舰纵横交错,像彩虹一样闪烁耀眼。
犀甲雄吞云梦北,鸦军劲扫洞庭西:指荆州的犀甲军队威武雄壮,如同从北方云梦泽上腾起;而南征的乌鹊之兵则勇猛无敌,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洞庭西岸。
重湖八百潜蛟蜃:指洞庭湖中湖水深广,有八百余里。
孽浪三千靖鲔鲵:意思是说洞庭湖水波涛汹涌,波浪三千,能将鱼虾等水族生物都冲到岸边。
遥见君山青一点:意思是说远远望去,岳阳城东的君山像青翠的一点。
湘妃庙冷杜鹃啼:意思是说湘妃庙里寒气逼人,杜鹃鸟啼叫不已。湘妃即舜帝的妻子娥皇、女英二妃。传说她们溺死于湘江,舜帝悲痛欲绝,遂为二妃修建了祠庙,并在每年三月三日举行祭祀,后人因之称为“湘妃庙”。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登岳阳楼时写的名作之一。前四句写岳阳楼外的自然景物和战斗情景,后四句写洞庭湖中的水势和湘君庙的景色。全诗气势磅礴,意境开阔,笔法雄浑。
首联“岳阳楼外草萋迷,战舰横飞耀彩霓”,写岳阳楼外的景致。“草萋迷”三字,描绘出一幅草色青青、郁郁葱葱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给自然带来的破坏,使原本宁静美丽的洞庭湖变得荒凉。“战舰横飞耀彩霓”,则通过战舰的壮观场面,展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颔联“犀甲雄吞云梦北,鸦军劲扫洞庭西”,进一步描绘了洞庭湖中的战斗情景。“犀甲”指的是用犀牛皮做的盾牌,象征着坚固无比的军队;“鸦军”则是指乌鸦部队,以乌鸦作为军队的标志,寓意着锐不可当。这两句诗通过对战场的描写,展现了军队的强大战斗力。
颈联“重湖八百潜蛟蜃,孽浪三千靖鲔鲵”,则是对洞庭湖中水势的描述。“重湖八百潜蛟蜃”意味着洞庭湖的湖水深广,有八百里长,而其中的蛟龙和海市蜃楼更是引人入胜。而“孽浪三千靖鲔鲵”则是说湖水汹涌澎湃,波浪高达三千丈,连凶猛的鱼儿都被迫逃到了岸边。这两句诗通过对湖中水势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尾联“遥见君山青一点,湘妃庙冷杜鹃啼”,则是对岳阳城东的君山和湘妃庙的描述。“遥见君山青一点”,描绘出君山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一种巍峨壮观的感觉。而“湘妃庙冷杜鹃啼”则让人联想到了传说中的湘妃娘娘的故事。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更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