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江湖作散人,忽投漠北远羁身。
锒铛夜动天常黯,魑魅朝游地不春。
拊缶几曾歌顷豆,因风空自忆秋莼。
江南若有招魂所,为告巫咸上玉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内容如下:
诗的翻译:
白首江湖作散人,忽投漠北远羁身。
锒铛夜动天常黯,魑魅朝游地不春。
拊缶几曾歌顷豆,因风空自忆秋莼。
江南若有招魂所,为告巫咸上玉晨。
注释:
- 白首江湖作散人:意指年老后归隐江湖,做一位散人,不受世俗的束缚。
- 忽投漠北远羁身:突然投到北方,远离家乡,感到孤独和迷茫。
- 锒铛夜动天常黯:夜晚敲打镣铐的声音,让天空都显得黯淡无光。
- 魑魅朝游地不春:指魑魅魍魉等邪恶之物,在早晨游荡时,使得大地失去了春天的气息。
- 拊缶几曾歌顷豆:意思是说,曾经鼓起勇气唱歌,但也只是唱了几句而已。
- 因风空自忆秋莼:借助风的力量,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 江南若有招魂所,为告巫咸上玉晨:如果江南有招魂的地方,我要去告诉巫咸神,让他上玉晨宫。
赏析:
这首诗以“哭杨玉符先生”开篇,表达了作者对杨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接着,通过对杨先生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江湖散人、远离家乡的无奈与孤独。诗中的“锒铛夜动天常黯,魑魅朝游地不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杨先生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
接下来的诗句中,“拊缶几曾歌顷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无奈。通过这一意象,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们内心的痛苦。而“为告巫咸上玉晨”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人们能够远离黑暗与邪恶,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杨先生生活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现状。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富有创意和深度,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