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帘垂柳夕阳斜,香冷闲窗日便赊。
莫道朝来不憔悴,撩人偏恨牡丹花。
【注释】
半帘:指帘子的一半。垂柳:垂下的柳树。
香冷闲窗日便赊:闲窗中的花香,已经消散了。赊:消散。
莫道朝来不憔悴,撩人偏恨牡丹花:不要以为早晨起床时不觉得憔悴,但偏偏是恼人地恨那牡丹花。
【赏析】
这首小令以“病春”为题,抒发作者春天里伤春的情绪。首句写景,次句抒情,末句点题。前两联写暮春时节的景色,后一句写自己的愁苦情绪。
“半帘垂柳夕阳斜”,这是一幅暮春景色图,在这幅图上,又画着一个垂钓的老翁。“垂柳”即“垂杨”,“垂丝”与“半帘”都是用典,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赠内》诗:“鸾钗金步摇,半作垂杨色”。
此句中之“垂柳”,既写出暮春景色,又暗示了老翁的心境,也暗合“病春”题目。而“夕阳斜”三字,则把暮春景色写得更加鲜明。
“香冷闲窗日便赊”,这句是写老翁垂钓的情景。这两句诗是说,暮春天气渐暖,垂柳已绿,花香袭人,老翁坐在垂钓台上,悠然自怡,心情舒畅。可是随着日影西移,阳光渐渐变得炽烈起来,老翁觉得越来越闷热,连闲适的心情也难以再保持下去了。
这四句诗通过描写老翁的闲适生活,以及暮春景色的变化,表现了老翁对春天逝去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之情。这种感情是深沉而微妙的,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寄寓于景物之中,通过对暮春景物变化的描写来表达出来的。
“莫道朝来不憔悴,撩人偏恨牡丹花。”这里写的是老翁的愁苦心情。老翁虽然表面上显得很悠闲自在,但实际上他内心却是非常痛苦的。这是因为他看到美丽的牡丹花开了,而自己却无法欣赏到这美景。所以当人们问他是否感到疲倦时,他总是回答“不憔悴”,然而他内心的痛苦却又是无法掩饰的。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老翁对牡丹花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理,他恨不能将那些美丽的牡丹花都摘下来。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绘和老翁心情的刻画,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