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平芜阔,关河势莽苍。
云阴衔日黯,山气接天黄。
野角寒逾恻,边风晚更狂。
难胜征戍怨,何况在沙场。

注释:

极目平芜阔,关河势莽苍。

放眼望去,平原上草木茫茫,关河一带地势辽阔苍茫。

云阴衔日黯,山气接天黄。

云气遮日,天色昏暗,山峰的气势与天地相接,呈现出金黄色。

野角寒逾恻,边风晚更狂。

野外的角落,寒风刺骨,傍晚的时候更加凶猛。

难胜征戍怨,何况在沙场。

难以承受出征士兵的怨气,更何况是在沙场上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关荒凉、壮士思乡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极目平芜阔,关河势莽苍”描写了边关的广袤和壮阔,通过“极目”和“阔”、“莽苍”等词语,展现了边关的辽阔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三句“云阴衔日黯,山气接天黄”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关的寒冷和恶劣环境。这里的“云阴”和“山气”都是形容天气阴沉、寒冷,而“衔日”和“接天”则是形容云气遮住阳光,天空昏暗,山气与天空相连,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然后两句“野角寒逾恻,边风晚更狂”则描述了边境上的艰苦生活。这里的“野角”和“边风”都是形容边境地区的生活条件,而“寒逾恻”和“晚更狂”则是形容边境地区的气候异常寒冷,且夜晚更为狂暴。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边关生活的艰难困苦。

最后两句“难胜征戍怨,何况在沙场”则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之情。这里的“征戍”和“沙场”都是指战场,而“难胜”和“何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结果的担忧,担心士兵们无法战胜敌人,也无法回到家乡。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关的广袤、恶劣的环境以及边境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边关的壮丽与艰苦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