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天地黯淡白日黩,为鸱为鼠何反覆!三月有客过江言,月望榕城人集木。
出者仰天皆屏息,入者和尘保走肉。传闻男子得三人,伏尸流血耻臣仆。
泣曰三人者为谁?客云以耳不以目。将疑将信听客云,迟之七日果来复。
督臣不挠被幽囚,生死存亡握粟卜。屈指三山王邦伯,骂贼睢阳身为戮。
碧水丹山司马公,含笑就刃无颦蹙。忠烈同时孰后先,刚锋交下血喷漉。
上有猛兽正负嵎,下有豺狼心久蓄。张牙开齿狞人前,耽耽视之欲逐逐。
堂堂尽见七尺躯,下风稽颡惟俯伏。悬河谈天舌槁然,肝胆冰寒形神觫。
三公浩气归山河,杀身成仁彼所独。如是我闻闭紫桑,虚空掩口吞声哭。
吁嗟乎!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哀今之人谁非食君禄。
日哭三君子行
嗟乎天地黯淡白日黩,为鸱为鼠何反覆。三月有客过江言,月望榕城人集木。
出者仰天皆屏息,入者和尘保走肉。传闻男子得三人,伏尸流血耻臣仆。泣曰三人者为谁?客云以耳不以目。将疑将信听客云,迟之七日果来复。督臣不挠被幽囚,生死存亡握粟卜。屈指三山王邦伯,骂贼睢阳身为戮。碧水丹山司马公,含笑就刃无颦蹙。忠烈同时孰后先,刚锋交下血喷漉。上有猛兽正负嵎,下有豺狼心久蓄。张牙开齿狞人前,耽耽视之欲逐逐。堂堂尽见七尺躯,下风稽颡惟俯伏。悬河谈天舌槁然,肝胆冰寒形神觫。
三公浩气归山河,杀身成仁彼所独。如是我闻闭紫桑,虚空掩口吞声哭。吁嗟乎!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哀今之人谁非食君禄。
译文:
唉叹天地苍茫日月无光,鸱鸮老鼠何其反复无常!三月间有人路过此地讲述三件事,月光照耀的榕城人们聚集一处商议大事。出门的人抬头仰望天空都屏住呼吸,进来的人和尘土一起匆匆忙忙像只野兽。传言中有男子三人,伏尸流血耻辱臣仆。哭着说这三人是何人?客人说耳朵听到的不一定是眼睛看到的。将疑惑信从客人的话,过了七天果然又来了一次。督臣不畏强权被囚禁,生死存亡手握粟米占卜命运。屈指算来三位王侯显贵,骂贼睢阳身受凌辱被杀。碧水丹山司马公,面带微笑赴死无悲愁。忠烈同时谁又能居后?刚与柔交锋鲜血淋漓四溅。上面有猛虎正在对峙,下面有豺狼心中蓄积已久。张牙舞爪狰狞在人面前,眈眈注视想要追赶追逐。堂堂七尺身躯展现在眼前,低头叩拜恭敬地俯伏。悬挂着的河床谈论着上天,舌头干枯了而心里冰凉恐惧。三公的英雄气概归于山河,为了自己的生命不惜成为英雄。像我听说闭口不言默默承受,虚空掩口吞声哭泣不已。叹息啊感叹!有房屋的地方就有人家,有的家里粮食充足。哀叹现在的人哪个不是吃君王俸禄的。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日哭三君子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叙述三个历史事件的详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们的苦难。
“嗟乎天地黯淡白日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以及对光明被黑暗遮蔽的感叹。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的失望和忧虑。
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展开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述:“为鸱为鼠何反覆”,暗示了统治者的无能和奸佞的存在。这些事件反映出当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以及民众生活的艰难。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理解。
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和关怀:“三月有客过江言”,这里描述了一位路过江边的客人讲述了一些关于三件事的事情,这些事情涉及到当时的社会动乱和政治腐败。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注。
通过“上风稽颡惟俯伏”等句子,诗人描绘了一个充满暴力和混乱的社会画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遭受的痛苦和不幸的同情和关注。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忧虑。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关切。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命运的担忧。这种表达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反思,也表达了他对个人的关心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