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潭深院鐍扃牢,阙日湿云作郁陶。薄茗何曾解消渴?纤絺便欲等重饱。
高堂燕息尚如此,矮屋蜂屯毋已劳!得失升沉纷满眼,世间人事等牛毛。

第一首

深深的庭院锁着门,六月的天闷热难当。一杯薄茶怎能解渴饥?细葛衣料想已等重裹。

高堂燕息尚且如此,矮屋蜂屯何须再劳?荣辱升沉纷满眼前,世上人情犹如牛毛。

注释:

潭潭深院:深长的庭院,形容庭院幽深、静谧。鐅扃牢(jiōng):把门窗都关好。阙日:即“缺日”,指农历每月的初五这一天。湿云作郁陶:湿漉漉的云雾弥漫在院中,使人感到郁闷、烦躁。薄茗:薄而味淡的茶叶。何曾解消渴:薄茶怎么能解渴呢。纤絺(chī):细葛布做的衣料。便欲:将要。等:希望、打算。重饱:又饱。高堂燕息:高大上的殿堂里休息、安寝。尚:还,仍然。如此:这样。矮屋蜂屯:低矮的小屋里,有很多蜜蜂聚集,比喻生活艰难。毋已劳:何必还要劳累。得失升沉:升官和降职,这是仕途上得失不定的事情。纷满眼:纷繁复杂,充满了眼睛。牛毛:用来形容数量之多,如同牛毛一般密集。

赏析:

诗题中的“汉教习试院”应该指的是汉代的学校,也就是学校。这首诗是作者在考试前所作的一首七言诗。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考试前的苦闷和忧虑。

首两句写自己身处深院,面对炎夏酷暑,只能饮一杯薄茶,却仍觉得口干舌燥,无法消除饥饿感。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颔联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感叹道,即使有高堂燕息的舒适环境,也难以消除生活中的困苦;即使有矮屋蜂屯的艰辛,也不必过于担忧。这里的“高堂燕息”和“矮屋蜂屯”分别代表了生活的两种不同境遇,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这两种生活的看法和态度——对于舒适的生活要珍惜,而对于艰辛的生活也要坦然接受。

颈联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仕途得失的感慨。他认为,升迁与降职都是人生的常态,无法预料也无法控制,因此不必为眼前的得失而烦恼。这里的“得失升沉”既包含了个人的命运,也包含了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诗人通过这一观点,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尾联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的思想境界。他认为,世间的种种事情就如同牛毛一般繁多而琐碎,无法一一去关注和处理。因此,他劝诫人们不要过于计较得失,而是要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它鼓励人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不被眼前的小事所困扰,而要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

全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独到见解。诗人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展现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