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影入苍翠,霞光散碧霄。
平沙人唤渡,高树鸟争条。
古堠消残雪,寒风生暮潮。
客情容易倦,莫负月明宵。
舟中即景(节选)
帆影入苍翠,霞光散碧霄。
平沙人唤渡,高树鸟争条。
古堠消残雪,寒风生暮潮。
客情容易倦,莫负月明宵。
注释:
- 帆影入苍翠:指船只的帆布在远处的青山绿树间投下的影子。
- 霞光散碧霄:形容天空被晚霞映照得一片绚丽多彩,如同洒满了碧蓝的绸缎。
- 平沙人唤渡:指在宽阔的沙滩上,有人呼唤船只前来渡河。
- 高树鸟争条:指的是高高的树木上,鸟儿争相飞向枝条。
- 古堠消残雪:堠是古代用来标记道路或边界的小土堆。这句话描述的是这些古老的烽火台已经被残雪覆盖。
- 寒风生暮潮:描述了夜晚来临时,寒风吹拂着海面,形成了潮水涌动的景象。
- 客情容易倦: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容易感到疲倦或无聊。
- 莫负月明宵:意味着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月光和夜晚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宁静的夜晚景色。首句“帆影入苍翠”以帆船的倒影映衬着周围的青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霞光散碧霄”则将天空染成了绚烂的红色,给人以壮丽之感。
第三句“平沙人唤渡”引入了人物活动,展现了人们在沙滩上准备过河的情景。第四句“高树鸟争条”,则是对自然生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鸟儿在树枝间的欢快跳跃。
第五句“古堠消残雪”带出了历史的沉淀,通过烽火台被雪覆盖的景象,增添了一丝沧桑感。最后两句“寒风生暮潮”和“客情容易倦”,则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全诗语言简洁优美,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情感状态,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