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头缺月夜向晓,骑马与君相送行。
前路残春亦可惜,江南四月有啼莺。
诗词名句“楼头缺月夜向晓,骑马与君相送行”出自《别任父二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 诗人简介:
- 曾习经(生卒年不详),清朝文学家,字燕孙,号莲巢,湖南长沙人。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之作。
诗句原文:
楼头缺月夜向晓,骑马与君相送行。
前路残春亦可惜,江南四月有啼莺。逐句释义:
- 楼头缺月夜向晓:在高楼的顶部,月亮是残缺不全的,夜色已向黎明时分过渡。
- 骑马与君相送行:骑着马与你一起送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时的不舍。
- 前路残春亦可惜:前面的路上春天即将结束,也是令人遗憾的。
- 江南四月有啼莺:在春天的江南,四月的时候,鸟儿开始啼叫,增添了一丝生机。
- 关键词注释:
- 楼头:指的是高楼之上,通常指高处。
- 缺月:月亮不完整,可能是因为云层遮挡或其他原因。
- 夜向晓:夜晚向天亮过渡。
- 相送行:互相送别。
- 前路:前方的道路或旅程。
- 残春:春天即将过去,意味着春天的美丽正在消逝。
- 啼莺:鸟儿啼叫,特别是春天时。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楼头缺月夜向晓”不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易逝。
- “骑马与君相送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这种情感既深刻又真挚,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 “前路残春亦可惜”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结束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这里的“残春”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生命的一种象征。
- “江南四月有啼莺”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别任父二首·其一》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生活美好的赞歌。对于喜欢古典诗歌的读者,这首诗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