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蓝制本拂菻国,字随音转恒讹乖。
景泰仿造特精丽,昨偶把玩从西街。
圆仪仰俯利开阖,黝光自莹非摩揩。
洪炉鼓铸仅七载,渐忘边警耽淫哇。
有如金花床上坐,鸡犀翠羽当前排。
卫侯彀定避余秽,魏皇吐亦生芳荄。
窃黄小白加涂饰,涌现苍岩古苔色。
海南事事尊法轮,描画红莲绕香国。
从知如意难敲破,缘以胎铜坚不懦。
云雷四面隐文章,珠玉九天承咳垂。
寡兄此际闭南城,捉发初无叔武迎。
镀梁绣袋谗方构,牙盒金钱赏未行。
镕铁键门同范器,石徐唾手图功易。
示喜徒传进粥瓯,灌神不改扬瑶觯。
当时佣匠厕卿贰,此技知经谁考艺。
钱唐司马善匡扶,寒𠻳何曾忠武异。
翠汁筼筜授秘方,讵闻御物同颁赐。
吴言宰相工细唾,讔语阉人示十字。
多年陵冢上牛羊,流沫无人诵碑记。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景泰发蓝唾壶歌》。

第一联:发蓝制本拂菻国,字随音转恒讹乖。

  • 解释: 发蓝技术起源于遥远的拂菻国。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其制作过程,即在金属的表面涂上蓝色染料。由于这种方法的工艺复杂,导致其字体随着使用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而发生变形或改变。

第二联:景泰仿造特精丽,昨偶把玩从西街。

  • 解释: 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明朝对景泰发蓝技术进行了精细的仿制,使其更加精美。这种技术的精湛之处在于它能够通过反复把玩来欣赏其独特的光泽和色泽。据说,这种技术的模仿者之一曾在西街展示过他们的技艺。

第三联:圆仪仰俯利开阖,黝光自莹非摩揩。

  • 解释: 这个诗句描述了景泰发蓝唾壶的外观特点。唾壶呈圆形,仰视、俯视时都能展现出其特有的光泽。这种光泽来自于表面的特殊处理,使得它在光照下显得晶莹剔透,不需要用任何工具擦拭。

第四联:洪炉鼓铸仅七载,渐忘边警耽淫哇。

  • 解释: 这两句诗描绘了景泰发蓝唾壶的制作过程。在古代,制造这种产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冶炼过程,包括高温炼制、铸造等环节。这个过程耗时七年左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忘记国家的边境安全,转而沉溺于享受这种精美的物品。

第五联:有如金花床上坐,鸡犀翠羽当前排。

  • 解释: 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景泰发蓝唾壶的细节。它就像一朵金花一样美丽,镶嵌在其中的宝石(鸡犀)和翡翠(翠羽)排列得井然有序,为整个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层次感。

第六联:卫侯彀定避余秽,魏皇吐亦生芳荄。

  • 解释: 这两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景泰发蓝唾壶的喜爱。据说,卫侯和魏皇都曾因为这种物品而感到骄傲,甚至有人为了接近它们而不择手段。这表明景泰发蓝唾壶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

第七联:窃黄小白加涂饰,涌现苍岩古苔色。

  • 解释: 这句诗描绘了景泰发蓝唾壶的颜色变化。当这种产品暴露在阳光下时,其表面会逐渐呈现出一种类似于古苔藓的颜色,给人一种岁月沉淀的感觉。

第八联:海南事事尊法轮,描画红莲绕香国。

  • 解释: 这句诗表达了对于海南地区对于佛教文化的尊崇。据说,海南地区的人民经常使用景泰发蓝唾壶来绘制佛像、莲花等图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

第九联:从知如意难敲破,缘以胎铜坚不懦。

  • 解释: 这句诗强调了景泰发蓝唾壶的坚固耐用性。由于其采用了特殊的胎铜材质,使得这种物品难以被外力破坏。这也是景泰发蓝技术的一大特色。

第十联:云雷四面隐文章,珠玉九天承咳垂。

  • 解释: 这句诗描绘了景泰发蓝唾壶上的纹饰之美。这些纹饰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云雷之气,又像是珠玉在九天之上熠熠生辉。这种美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第十一联:寡兄此际闭南城,捉发初无叔武迎。

  • 解释: 这句诗表达了当时社会的封闭与保守。据说,当时的南城居民在面对外来事物时表现出了谨慎和保守的态度,不愿轻易接受新的事物。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担忧。

第十二联:镀梁绣袋谗方构,牙盒金钱赏未行。

  • 解释: 这句诗描述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奢靡之风。一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贪污受贿、滥用公款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种风气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公。

第十三联:镕铁键门同范器,石徐唾手图功易。

  • 解释: 这句诗强调了工匠技艺的重要性。通过熔炼铁材并精心制作成钥匙,可以将其作为范器使用;而石徐则通过巧妙地操作,轻松完成了这项看似困难的任务。这反映了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第十四联:示喜徒传进粥瓯,灌神不改扬瑶觯。

  • 解释: 这句诗表达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们对奢华生活的追求。尽管生活困苦,但人们仍然通过追求美食、饮酒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和满足。这种风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程度,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过度消费和浪费资源等。

第十五联:当时佣匠厕卿贰,此技知经谁考艺。

  • 解释: 这句诗指出了当时社会中的一些弊端。一些低贱的工匠被安排在朝廷中的高级职位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厕卿贰”。这种安排使得真正的人才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机会。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技艺的认可度不高,缺乏对技艺的真正尊重和重视。

第十六联:钱唐司马善匡扶,寒𠻳何曾忠武异。

  • 解释: 这句诗赞扬了钱唐司马的正直和勇敢精神。尽管身处寒冷的环境中,但这位司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忠诚,展现了不同寻常的品格和勇气。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和追求。

第十七联:翠汁筼筜授秘方,讵闻御物同颁赐。

  • 解释: 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配方,用于制作景泰发蓝唾壶。据说这个配方是由一位名叫筼筜的大师传授给皇家使用的,因此被称之为“御物”。尽管如此,这个配方并未被广泛传播和使用,只有少数人掌握着这份珍贵的技艺。

第十八联:吴言宰相工细唾,讔语阉人示十字。

  • 解释: 这句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现象。宰相(指吴言)和宦官(指阉人)之间的争斗以及他们之间传递的信息,都是通过简单的文字(十字)来完成的。这种情况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第十九联:多年陵冢上牛羊,流沫无人诵碑记。

  • 解释: 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历史的遗忘和忽视。尽管陵墓上的牛羊已经多年无人问津,但是关于这些人物的记载却依旧存在。这种现象反映出了社会对于历史传承的忽视和漠视。

通过对这首《景泰发蓝唾壶歌》的逐句解析,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古人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情趣,也深入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化背景。这首诗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古老时代的独特韵味与深邃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