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眉乍敛。风挂巘碧,回画江馆。绳系乌短。去魂暗掣,烟骚断云幔。溅笺泪满。书破浪草,幽信鱼远。分棹歌婉,夜舻记取,瀛堧判君岸。
和阕旧欢夕。绛泪倾珠通舣线。争负素樽,垂灯羞粉面。际未了鹃春,催梦风箭。十年谁见。共鬓抵奁霜,多恨撩乱。几酣吟、怨蕉同展。
【译文】
楚江水波荡漾,山峦如黛色渐敛。江上风吹拂着山巅的碧绿山峰,画船回旋在烟云缭绕的山馆之上。我被一根绳缚住,魂灵飘向远方。溅湿了信笺,泪洒满了书信;鱼书远去,幽情难寄;船桨分岔,歌声婉转,夜泊江心记取瀛洲。
和词旧时欢乐时光,绛红泪珠倾注酒杯,通船线缆系定行舟;谁负了素酒美樽?垂灯羞对粉妆脸庞。际遇未了鹃声催梦,春风似箭催人入梦。十年过去无人见她。鬓发已白,同簪霜花,心中多恨撩乱。几度酣畅吟咏,怨蕉同展。
【注释】
①绕佛阁:指游寺。申江:指江西南昌。②楚眉:形容女子眉毛像楚国的眉。③回画江馆:指画舫。④乌:指乌鸦。⑤烟骚断云幔:指烟雾缭绕,云雾散开。⑥溅笺泪满:指泪溅到纸上。⑦浪草:指书信。⑧幽信:指隐情。⑨瀛堧:指大海。⑩和阕旧欢夕:指与情人告别。⑪绛泪:用朱砂汁染成深红色。⑫争:怎。⑬垂灯羞粉面:指女子化妆。⑭际未了鹃声催梦:指杜鹃啼叫催人做梦。⑮共鬓抵奁霜,多恨撩乱:指鬓发如霜,怨恨纷扰。⑯酣吟:指纵情吟咏。⑰怨蕉:指怨妇蕉扇。⑱展:同“展”。
赏析:
《绕佛阁 · 寄夔笙申江》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这首词是作者在元丰五年(1082年)正月赴黄州途经江西时所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篇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上片写景,先写景后抒情,景中寓情。上片首句写景,点明题意,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楚眉乍敛”四句,写游寺时所见景物。“风挂巘碧”二句,写山势高耸入云。“绳系乌短”四句,写山馆中的景致。“烟骚”句,写山馆中的烟景。“溅笺”句,写江上所见之景。“书破浪草”句,写所思之人。“分棹歌婉”句,写江边送别的情景。“绛泪”句,写别时的离别之情。“争负素樽”二句,写别时的情景。“际未了鹃声”三句,写别时的心情。“多恨撩乱”句,写别后的心境。下片写情,先抒情再写景,情中有景。“绛泪”二句,写别时的情景。“争负”句,写别时的心境。“垂灯羞粉面”三句,写别时的女子。“际未了”两句,写别时的心情。“多恨”三句,写别后的心境。“几酣吟、怨蕉同展”一句,写自己思念情人的情景。最后以景收束全词,以景映情。整首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