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云驭骄景,蒸雨如热汤。迟迟异春日,皓皓殊秋阳,明知威太甚,势必不久长。
奈其方执柄,气焰莫敢当。侧闻翠微亭,有山名清凉。
径欲蜡双屐,天风吹我裳。
【注释】
1、颓云驭骄景:意思是说乌云像车驾一样驾驭着阳光。
2、蒸雨:热气腾腾的雨。
3、皓皓:明亮的样子。
4、翠微亭:指庐山上的一座亭子,在庐山东林寺西侧,因四周绿树环抱,风景秀美而得名。
5、蜡:用蜡烛当鞋子。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夏天,诗人自江西赴京途中,途经庐山。时值盛夏,天气酷热,诗人在山中游览,看到山上云雾缭绕,气候炎热异常。
首联:“暑甚偶然作”。这是写自己乘兴而游的情态。“暑甚”点出天气之热,“偶然”表出游之不期而发,“作”字有兴起之意。
颔联:“颓云驭骄景,蒸雨如热汤。”这是进一步描写山中的天气。“颓云”即高悬的乌云,这里用以形容烈日。“驭骄景”是说乌云像车驾一样驾驭着烈日。“蒸雨”即热气腾腾的雨。“如热汤”,形容热气弥漫,犹如热汤一般。这两句是说山中的天气非常炎热。
颈联:“迟迟异春日,皓皓殊秋阳。”这是进一步描写山中天气。“迟迟”是慢慢地,此处指天气炎热。“异春日”,是说与春天不同。“皓皓”,明亮的样子,此处指太阳光强烈。这两句是说山中的天气与春天不同,炎热得就像夏天一样。
尾联:“明知威太甚,势必不久长。”“威太甚”是说天气太猛烈了,“势”是情势,“不久长”是说这种炎热不会长久。这两句是说知道天气太猛烈,但形势如此,也无可奈何。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中炎热难耐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朝廷政治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