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临池无路通,道心常与竹心空。
幽扉半掩林间雨,清磬遥传渡口风。
折苇客来青嶂外,隔江人卧白云中。
莫言世外甘岑寂,杀贼论兵烛影红。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小院临池无路通,道心常与竹心空。
- “小院临池”形容环境幽静而清雅,“无路通”表达了一种闭塞或隔绝之感。这种描述通常用来象征心灵的封闭或超脱尘世。
- “道心常与竹心空”,这里的“道心”可以理解为内心的修为、修养或者哲学思考,“竹心空”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高洁、淡泊的心境。竹子因其坚韧和虚心的特性,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格。
- 幽扉半掩林间雨,清磬遥传渡口风。
- “幽扉半掩”意味着门扉微开,透露出一种隐秘或未完全开放的意境,可能象征着某种等待或秘密。
- “林间雨”描写了自然环境中的雨景,增添了一份清新或神秘的氛围。
- “清磬遥传”中,“清磬”是古代佛教中使用的打击乐器,声音清越而悠远,这里用来象征佛法的深远传播或心灵的平静。“渡口风”可能指的是从远方传来的声音或信息,暗示着某种外界的影响或启示。
- 折苇客来青嶂外,隔江人卧白云中。
- “折苇客”可能是来自远方或有着特定目的的人。这里的“折苇”象征着他们的行程或行为。
- “青嶂外”指代的是高山或险峻的地形,给人一种遥远或难以接近的感觉。
- “隔江人卧白云中”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可能暗示着主人公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或逃避。“白云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境界。
- 莫言世外甘岑寂,杀贼论兵烛影红。
- “世外甘岑寂”表达了对世外桃源般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于现实纷扰的不满或厌倦。
- “杀贼论兵”则展现了主人公参与政治或军事行动的决心和热情,这里的“杀贼”和“论兵”都是典型的军事术语,表明了主人公的正义感和使命感。
- “烛影红”可能是在暗喻战斗的激烈或胜利的喜悦,同时“烛影红”也是红色的一种象征,可能代表着喜庆、热烈或光明。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世界。诗人通过“道心”、“竹林”、“清磬”、“青嶂”、“白云”等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理想境界。同时,通过“杀贼论兵”等词汇,展示了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追求正义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坚定的道德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