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齐云倚石开,不愁前路有崔嵬。
何人便说南天柱,我亦蓬山顶上来。
【注释】
天柱县:即今广西的桂平县。
齐云山:在江西宜黄,是道教名山之一。
倚石:依傍着石头。开:张开,展开。
崔嵬(cuī wéi):高峻的样子。
南天柱:“南天”为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名,“柱”指山峰。
蓬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前两句写登上山顶,只见奇峰异景,令人心旷神怡;后两句则表明自己也是来自蓬山仙境,来到人间,要与世俗争高下。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壮阔,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这首诗的首句“喜得齐云倚石开”,是说诗人登上天柱山顶时,高兴的心情如同齐云山倚靠着石头一样,心情舒展自如,开朗愉快。“齐云”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山,这里借指天柱山。“倚石开”形容诗人登临高处,心情舒畅,好像靠着一块巨石那样轻松自如地站立着。“不愁前路有崔嵬”(崔嵬,高大的样子)这一句是说诗人登高远望,只见前方的路虽然高峻险阻,但诗人并不担忧,因为已经到达了天柱山顶峰。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豪迈的气魄和乐观的精神,也为后面两句埋下了伏笔,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接下来诗人写到“何人便说南天柱”,意思是问谁能够说出这山是南方的天柱呢?这里的“何人”指的是那些自认为知道的人,而“南天柱”则是对这座山的一种赞誉。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自己对这个说法的质疑。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迷信说法的不屑一顾,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而不是盲从别人的说法。
最后两句“我亦蓬山顶上来”,是说诗人也像这山上的仙人一样来自于蓬山,来到人间。这里的“蓬山”是另一个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仙人的居所。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表达了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憧憬。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之谜的一种豁达和超脱的态度,他不再纠结于自己的出身和来历,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来看待这一切。
这首诗通过对登临天柱山的描绘和对仙人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