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草不删,风枝替客叩柴关。
诗非本色难成佛,客有闲情总爱山。
小醉未嫌村酒浊,朗吟聊趁瓦镫闲。
伊蒲馔且加餐饭,听遍残钟莫便还。

诗句解读:

  1. **曲径通幽草不删,风枝替客叩柴关。 - “曲径通幽”形容小路弯曲,通往一个幽静的地方。“草不删”,意味着即使环境艰苦,也要坚持原则,不改初心。“风枝替客叩柴关”,风吹动树枝,仿佛是替主人敲柴门的声音。

  2. 诗非本色难成佛,客有闲情总爱山。

  • “诗非本色难成佛”,表明真正的诗歌(或真正的生活)需要超越平凡,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难成佛”可能指追求高远的理想或精神境界的困难。“客有闲情总爱山”,表示即使是外来的客人,也对山充满了喜爱和向往,这反映了自然美给人带来的内心平和与宁静。
  1. 小醉未嫌村酒浊,朗吟聊趁瓦镫闲。
  • “小醉未嫌村酒浊”中的“小醉”指的是微醺的状态,并不感到厌恶或不适,反而觉得这样的状态更接近真实的生活。“村酒浊”则可能是对乡间粗犷或未经精致处理的生活态度的一种描绘,强调了质朴的美。“朗吟聊趁瓦镫闲”则表达了在闲暇之余吟诵诗歌的乐趣,而“瓦镫闲”则暗示了这种吟诵发生在悠闲自在的环境中。
  1. 伊蒲馔且加餐饭,听遍残钟莫便还。
  • “伊蒲馔且加餐饭”中的“伊蒲馔”可能是一种简单的饮食,反映出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加餐饭”则是指增加食物量以庆祝或补偿之前的某种行为或经历。“听遍残钟莫便还”中的“残钟”可能是指寺庙中敲响的钟声,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莫便还”则表达了不要匆忙回到日常琐事中,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译文:

在王竹屿太守的邀请下,我们一同聚集在南屏听松楼饮酒作乐。
曲径引我至幽深之处,草木茂盛却未被修剪。风吹过树枝,似乎在替客人敲响柴扉。
诗的本质并非总是那么清晰明了,但追求真谛的道路不易。虽然我是客人,但心中总怀揣着对山的热爱。
微醺之中,村中的浊酒也不觉其味之恶;吟诗时,便趁着瓦灯的闲暇时光。
享用简单的晚餐后,让我们尽情地享受这片刻的快乐,不必急于返回日常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通过“曲径通幽”、“风枝替客”、“小醉未嫌村酒浊”等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无论是对山的喜爱还是对生活的热爱,都体现了他对真实生活的追求和理解。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