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与黄鹂相唱和,小餐花露在前枝。
微之不读医家语,春日闻蝉再赋诗。
注释:
闻𧑗母——听到《芣苢》这首诗。
却与黄鹂相唱和,小餐花露在前枝——却和黄莺一起唱歌,采摘花露品尝,在柳树前树枝上吃食。
微之不读医家语,春日闻蝉再赋诗——我(白居易)没有读过医生的医学书籍,春天听到蝉声,又写了一首诗。
赏析:
首句“闻𧑗母”,意谓听到《芣苢》,这是一首古代民歌,相传是《诗经·周南·芣苢》中的篇什。此诗以“芣苢”命名,当是取其首字。《毛诗序》云:“《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说乐矣。”
次句“却与黄鹂相唱和”,意谓自己却同黄莺一样唱起来。黄鹂,即黄莺,是一种鸣声婉转、色彩斑斓的小鸟。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鸟声喻为歌声,把人与自然物浑然一体了,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小餐花露在前枝”,意谓采摘花上的露水来吃,并把花放在枝条前头去吃。这两句写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三句“微之不读医家语”,意为我(白居易)没有读过医生的医学书籍,但仍然能够写出美妙的诗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医学知识的轻视,认为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力远远超过医学知识。
尾句“春日闻蝉再赋诗”,意为春天听到蝉声,又写了一首诗。这句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界声音的敏感和喜爱,以及他善于捕捉和表达这种声音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