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对苍松独远思,岂堪吾世更陈辞。
未遑终食恒三叹,何待将归有五噫。
放眼尚难嵇叔夜,俱飞宁与李骞期。
生平越石轻相许,不似卢谌昔赠诗。
【注释】
①陈辞:旧时指陈述政见。②何待将归有五噫:指将归之时,何以堪忧?五噫为《诗经》中的一种诗体。③嵇叔夜:即嵇康,晋朝人,字叔夜,著名音乐家、文学家,曾作五言诗《赠秀才入军行》。④李骞期:即李膺,东汉人,字元礼,曾任御史大夫,以正直著称,被宦官陷害,死时年五十。⑤卢谌昔赠诗:卢谌是南朝梁的诗人,曾作赠答诗。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谪期间。首句“偶成”二字点明诗题。“坐对苍松独远思”,意谓独自面对青松远望,思绪万千。“岂堪”“更陈辞”二语,表明了作者对朝廷所采取的政策的不满与忧虑。以下六句,写自己被贬后的遭遇和心情。“未遑终食恒三叹”,“未遑”,没有闲暇之意;“终食”,犹终年;“恒”,频繁;“三叹”,多次叹息;这里指经常在饭前饭后叹息,表现了诗人被贬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何待将归有五噫”,“何待”意为何时,指何时将归;“五噫”,一种古诗体,每四句押一韵,其诗内容多抒写归途中的感慨和不平之气。“放眼尚难嵇叔夜”,嵇康字叔夜,东晋人,善弹琴,尤好古琴,常抚琴而歌曰:“良(友)游(友)忘倦,乐(悠)不(久),日(夕)逝(时)如斯!”他因反对司马氏而被杀,所以这里说“放眼尚难”。这句说自己被贬之后,还难以摆脱忧国忧民之情。“俱飞宁与李骞期”,“俱飞”,同飞;“李骞期”,李膺字元礼,东汉大儒,曾被宦官诬陷致死,故这里用李膺事来比喻自己的处境。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一生所作诗歌的评价。“生平越石轻相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复国;李白少时即有济世之志,晚年则放浪形骸;“越石”比喻两人都曾有所作为。“不似卢谌昔赠诗”,“卢谌”即南朝梁诗人卢思道,曾作赠答诗多首。这里借指自己一生所作的诗篇,与卢谌赠答诗相比,显得轻率浅薄,没有多少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被贬前后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平。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