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乌竟日逞炎威,四壁如炉晚不移。
远际云生山乍动,高空风起树先知。
方凭曲几襟初豁,旋拂匡状枕欲欹。
叫謞一声凉入骨,快哉何必问雄雌。
【注释】
暑夜:炎热的夏季夜晚。
忽至:突然到来。
赤乌:指太阳,古人以红、黑、白、赤、黄等颜色来代表四季及五行。赤乌是夏季的象征。
逞炎威:尽情施展它的威力。
四壁如炉晚不移:四周墙壁就像火炉一样,热得让人晚上也难以入睡。
山乍动:山峦仿佛要被风吹动。乍,副词,忽然。
树先知:树木好像预先知道要起风了。
方凭曲几襟初豁:刚刚靠在弯曲的桌子上,感到心胸舒畅。方,正。
匡状枕欲欹:想倚着枕头斜躺着。匡,方形的枕头。欹,倾斜。
叫謞一声凉入骨:发出“啊”的一声呼叫,感觉凉爽透骨。謞,叫声。
快哉:痛快极了。
雄雌:比喻男女,这里指雌雄之别。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写夏日炎热中突遇一阵清风,使人顿觉爽快。诗写夏夜,先描绘出夏夜的酷热,然后写出一阵清风的到来,最后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首句“赤乌竟日逞炎威”用象征手法点明时令和天气,“竟日”说明时间之长,“逞炎威”表现夏天的炎热和酷烈。次句“四壁如炉晚不移”则从侧面写室内之热,“如炉”极言热气蒸腾的程度,而“晚不移”又表明暑气逼人,令人难耐。三句“远际云生山乍动”,写远望所见,云行渐开,山形忽动,暗示有风来临。这两句为过渡句,承上启下。四句“高空风起树先知”进一步写风已来临。这句写近景,树在最高处,所以首先感到风来,“树先知”既写出了风的强劲、迅猛,更表现出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五句“方凭曲几襟初豁”写诗人刚靠到桌子边,感到心旷神怡,胸怀开朗;而六句“旋拂匡状枕欲欹”写因风而卧的姿态,由“襟初豁”到“欲欹”,形象地表现了微风带来的舒适与惬意。七句“叫謞一声凉入骨”,以拟声手法写风声,使诗句更富有音乐感。最后两句“快哉何必问雄雌”是说如此凉爽的风来得更痛快一些吧!“何必问雄雌”是反诘语气,表明诗人已经陶醉在这清爽宜人的气候之中了。
全诗写夏夜忽遇清风的感受,先写夏夜之热,再写风的到来,接着写自己避暑的方法,最后写风的清凉之感,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