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流无策可安边,促漏遥钟罢讲筵。
圣孝未忘天下养,瑶池犹自进歌弦。
【注释】
- 甲午:指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
- 群流:指群臣。
- 无策可安边:没有好办法能安边。
- 促漏:更点计时器,以报时。
- 遥钟:远寺中的大钟。
- 罢讲筵:停止讲学。
- 圣孝:指唐宣宗对母亲郭淑妃的孝顺之情。
- 天下养:普天之下都来供养母亲。
- 瑶池:天上仙界。
- 进歌弦:献上歌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感事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当时唐武宗李炎正处在励精图治之时,他十分欣赏诗人的诗歌才华,并想重用诗人,于是赐给宰相裴休《甲午夜直》的诗一首,令其为之作序,但遭拒绝;后因诗人与裴休交恶,又召入长安,命其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刑部侍郎等职,最后又被贬出京城。此诗就是诗人被放黜时写的。
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抒情言志。首句“群流无策可安边”说群臣们都没有良策可用来安定边疆,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处境和心情;次句“促漏遥钟罢讲筵”说时间已晚,夜深人静,寺中大钟也早已敲响,讲学的人已经散去,表明了诗人此时的心境。第三句“圣孝未忘天下养”,说皇帝虽然身居高位,却依然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情,这表现了他的孝心;第四句“瑶池犹自进歌弦”,说天上仙女仍来献歌献舞,赞美皇帝的孝心,表现了诗人的一片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