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遗象肃琳宫,瞻谒森然剑气雄。
一自蛟龙驯海底,便携鸡犬向云中。
神仙不藉还丹力,忠孝宁随浩劫终。
咫尺上清灵宝地,绿章赤牒总无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解读诗歌内容,然后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来分析,注意要联系诗句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进行分析,重点字词有:旌阳、肃琳宫、森然剑气、蛟龙、鸡犬、上清等。
铁柱宫
旌阳遗象肃琳宫,瞻谒森然剑气雄。
一自蛟龙驯海底,便携鸡犬向云中。
神仙不藉还丹力,忠孝宁随浩劫终。
咫尺上清灵宝地,绿章赤牒总无功。
译文:
旌阳县留下了仙翁肃琳宫的遗迹,瞻仰瞻拜,剑气依然威猛雄壮。自从蛟龙驯服于大海深处,便带着鸡犬一同飞入云霄。
神仙不需要借还丹之力,忠孝不会因大劫而终止;咫尺就是上天的灵台宝殿,绿章是皇帝给大臣的委任状,红牒是臣子上奏皇帝的文书,都是没有功效的。
赏析:
首句写肃琳宫的遗迹。肃琳宫在旌阳境内,为仙翁所建,故又称旌阳宫或旌阳山。据《一统志》载:“旌阳山,在县西五十里。”又《一统志》“旌阳县”条下记:“旌阳宫,即今之旌阳寺也。”可见其遗址尚存。
次句写肃琳宫的气势。肃琳宫虽为仙翁所建,但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它巍然屹立在旌阳山中,人们瞻仰瞻拜,仍可感受到它的威严。
三至六句写仙人与蛟龙的关系。肃琳宫的遗迹已化为尘土,但仙人仍能从其中汲取力量。据说,自从蛟龙驯服于海中后,它们就携带着鸡犬飞入云霄。
七至十二句写仙人与世俗的区别。仙人无需借助还丹之力就能长生不老,而忠孝也不会因此而被中断。因为即使是咫尺(即极近的地方)也是天帝的灵台宝殿,而绿章红牒也只是无用之物。
此诗以肃琳宫起兴,先写旌阳宫的遗址以及仙人留下的遗踪,再写仙人的神奇威力和神通广大,进而写到仙人与世人的区别。最后以议论收结。全诗语言朴实平易,结构严谨紧凑,叙事生动形象,议论精辟深刻,是一首优秀的咏古之作。
【答案】
旌阳县留下了仙翁肃琳宫的遗迹,瞻仰瞻拜,剑气依然威猛雄壮。自从蛟龙驯服于大海深处,便带着鸡犬一同飞入云霄。
神仙不需要借还丹之力,忠孝不会因大劫而终止;咫尺就是上天的灵台宝殿,绿章是皇帝给大臣的委任状,红牒是臣子上奏皇帝的文书,都是没有功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