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宁三岁,相逢且一杯。
党人元节老,家国子山哀。
脱帽当秋水,飞觥压晚雷。
叶潭花屿色,直映啸歌开。

康小范彭燕又秦汝翼近修师同盟诸子集家仲草堂汝翼与师留宿西轩谈越州事竟夕

注释:康小范,康与之的儿子。彭燕又,即彭汝又。秦汝翼,即秦观之字。近修师,即苏轼的弟子。同盟,这里指的是结为兄弟的朋友。家仲草堂,即苏轼在徐州时建造的草堂。汝翼与师留宿西轩,即苏轼和秦观一起住在西轩。谈越州事,即谈论越州的战事。竟夕,即通宵。译文:康之的儿子康与之、苏轼的门生彭汝又、秦观之字汝翼、苏轼的朋友近修师等人结为兄弟,聚集在一起,在徐州的草堂里畅谈越州的战事,直到深夜。

不见宁三岁,相逢且一杯。

注释:宁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译文:三年不见,相见之时,我们举杯痛饮。

党人元节老,家国子山哀。

注释:党人是当时朝廷中的反对派。元节,是苏轼的弟弟苏过的字。子山,是苏轼的字。哀,这里是哀悼的意思。译文:你们是朝廷中的反对派人士,我作为朝廷官员,感到悲痛。

脱帽当秋水,飞觥压晚雷。

注释:脱帽,指脱去官帽,表示对官场的不满或抗议。当秋水,即把帽子当作秋天的水一样看待,比喻自己像秋天的水一样清纯。飞觥,指酒杯飞起。压晚雷,即酒杯飞起的声音如同雷声一样震撼人心。译文:我把官帽当做秋天的水一样看待,用酒杯飞起来表示我的抗议。

叶潭花屿色,直映啸歌开。

是苏轼在徐州时建造的小亭子名。花屿,是苏轼在徐州时建造的小岛。色,颜色。啸歌开,即吟唱着歌曲开张。译文:树叶潭水、小岛花屿的颜色,都映衬着我吟唱的歌曲。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作者与朋友相聚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与朋友们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意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聚会的氛围和情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政治局势的描述,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