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秦淮海,扁舟此日留。
地当名士后,水竹亦风流。
沙鸟间相语,江花迥自愁。
幽怀何处写,玉笛起高楼。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以高邮为背景,借对秦少游的怀古之情,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凉之情。诗中“扁舟”“沙鸟”“江花”“高楼”等都是怀古的典型意象。

【答案】

译文:

我不见秦淮河上的风光,今日扁舟留滞在高邮。地当名士之居后,水竹依然风月清丽。沙洲上鸟群相间而语,江畔花朵远自含愁。幽情无处可寄放,玉笛吹起高楼曲。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于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贬官高邮时所写。诗人借怀古之情,抒自己怀才不遇、郁愤不平之情。首句“不见秦淮海”,是说当年与友人同登秦淮一叶扁舟的情景已不复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二句写“扁舟此日留”的原因是因为高邮“地当名士后”,即高邮地处文人聚集之地,风景优美。第三四句,从视觉角度出发,描写了高邮的水竹景色,写出了其“风流”之美。第五六句,诗人由景及人,写了沙洲上的鸟儿互相交谈,江中的花朵独自忧愁。最后两句,诗人又回到了自己的怀古情怀,“幽怀何处写?玉笛起高楼。”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抑郁不得志的悲愤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