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迟,晨尚冷。水咽辘轳金井。深闺少妇不如愁,日对碧纱烟影。
燕掠画檐油幕静。红药翻阶瞑。东风杂引佩环声,一抹双眉慵整。
【注释】
满宫花:唐教坊曲名。又名《内人请宴》,是唐代大中年间教坊所传的曲子词,内容多写宫中女子春日游园、赏花、赋诗等情事。
水咽辘轳金井:辘轳(lu lu )是汲水的工具,这里泛指井。水在辘轳上转动发出声音。
碧纱:一种浅绿色的细绢,用来遮挡光线,防止日光照射。
油幕静:形容燕子停在窗边不动,好像没有动静一样。
红药:即牡丹花,因为花瓣鲜艳,所以叫红药。
瞑:闭目。
东风:春风。
杂引佩环声:意思是说风吹动环佩的声音。
一抹双眉慵整:意思是说女子懒洋洋地梳理着眉毛。
【译文】
春天已经来临很久了,早晨还很冷。水在辘轳上转动发出声音,金井里水声潺潺。深闺里少妇愁绪满怀,对着碧纱帘的影子黯然伤神。
燕子掠过画檐,油幕静静不动。牡丹花翻着台阶,闭上双眼沉思。春风送来佩环的声音,她懒得整理双眉。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一位宫女在早春时节对丈夫的思念和期盼。上阕写景,下阕写人,以景衬人,烘托出人物内心活动。全词语言清丽,情感真挚,细腻入微,生动形象。
此词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与人物。“春正迟”,说明时令虽为春天,但气候还相当寒冷,这从“晨尚冷”一句可知;“水咽辘轳金井”,既写出环境的寂静,又暗示了人物的寂寞。这两句写景,是为下文的人物出场作铺垫的。
过片三句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深闺少妇不如愁”,是说这位少妇虽然身处深闺之中,但却有比一般人更为深沉、更为浓重的愁思。这种愁思,是因为她久别夫君而造成的,所以“日对碧纱烟影”一句,既是对上句“不如愁”的具体化,又是她独处无伴,无法排遣愁闷的表现。
接下来写她的日常生活:“燕掠画檐油幕静”。这是一幅典型的深宅幽居图。画檐、油幕都是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们本应是富家大户才能拥有的奢侈品,但在这里却只有“深闺少妇”才能享有。“燕掠”二字,将画檐上的燕子拟人化了,使这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也更能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红药翻阶瞑”,则进一步点明时间已到午时。“红药”即牡丹花,“翻阶瞑”是说牡丹花开得烂漫,到了中午,花儿都闭合起来了。这句写景,不仅交代了时间,同时也衬托出主人公因长时间见不到丈夫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惆怅心。“东风杂引佩环声”,则是写主人公在寂寞中的一种想象和幻觉:“东风”是自然界的现象,它吹拂着花朵,吹拂着环佩,也吹拂着她的思绪。然而,“杂引”一词,却表明了这些自然现象并不能给她带来欢乐和安慰,反而增添了她的烦恼和忧愁。
最后两句写主人公的神态:“一抹双眉慵整”。这里的“双眉”指的是主人公自己画的眉,而“抹”则表示她懒得去梳理这道眉毛。这一细节描绘,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主人公此时的心情状态和精神状态。
全词用笔精细,构思巧妙,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