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樱笋自争萋,数口依然不糁藜。
逐妇有鸠鸣屋北,将雏无燕语窗西。
春分远岸烟如柳,寒食荒郊雪似梨。
庸丐一壶皆上冢,伤哉废疾学儿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望中樱笋自争萋,数口依然不糁藜。
注释:在远处望去,樱花、竹笋纷纷盛开,相互争艳。虽然家中只有几只小动物,但它们仍然不会去吃藜(一种野草)。
逐妇有鸠鸣屋北,将雏无燕语窗西。
注释:随着春天的到来,有燕子飞来筑巢,但是没有燕子在窗西边啼叫。
春分远岸烟如柳,寒食荒郊雪似梨。
注释:春分时节,远处的河岸上烟雾缭绕,就像柳树一样;寒食节那天,荒芜的郊外飘落着雪花,好像梨花一样洁白。
庸丐一壶皆上冢,伤哉废疾学儿啼。
注释:我一个普通的乞丐也准备了一个酒壶,一起去上坟。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哭泣,我不禁感到悲哀。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弱者的同情。诗人通过对比樱花、竹笋、燕子、梨花等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同时,诗人也关注到了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困苦而无助。这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