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原分媚与忠,美新即在反骚中。
怀沙憔悴诚为拙,投阁支离未是工。
岂必首阳非屈子,敢云柳下自杨雄。
人生合为灵修死,千古离骚教莫穷。
骨性原分媚与忠,美新即在反骚中。
怀沙憔悴诚为拙,投阁支离未是工。
岂必首阳非屈子,敢云柳下自杨雄。
人生合为灵修死,千古离骚教莫穷。
诗句原文释义:
骨性原分媚与忠,美新即在反骚中。
- 骨性原分:指人的内在品质,分为“媚”和“忠”。
- 原分:固有的本性或本质。
- 媚与忠:此处特指人的外表或表面行为可能表现出的柔顺或忠诚。
- 美新即在反骚中:表面上的新颖(可能是伪装)实际上隐藏了真正的情感或意图,就像屈原的《离骚》所反映的那样,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思想。
译文及赏析:
黄毓祺的诗《海陵狱中拈李卓老焚馀五首·其一》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腐败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他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联想到历史上屈原的悲剧命运,以及诗人自身的遭遇,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黄毓祺作为一位文人,因不肯屈服于清朝的统治而被捕入狱,最终死于狱中。他在狱中的诗作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和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黄毓祺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悲哀,更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彷徨和苦闷。他的诗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成为了文学史上值得研究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