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踞当途,鼻孔谁能共。
倘遇苏子瞻,缩为怪石供。
【注释】
- 虎鼻石:指形状酷似老虎鼻子的石头。
- 踞当途:指像一只老虎那样蹲坐在路中间。
- 鼻孔谁能共:意思是说,这样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谁也不能和它相比。
- 苏子瞻: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缩为怪石供:指如果遇到苏东坡来欣赏,就把它当作一件奇物展示给他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虎鼻石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以及对古人才华的敬仰之情。
首句“石虎踞当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威武雄壮的老虎正蹲坐在大路上,仿佛随时准备扑向猎物。这种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虎鼻石的特点,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的外形。
次句“鼻孔谁能共”,进一步强调了虎鼻石的独特之处。这里的“鼻”指的是石上的孔洞,而这些孔洞的形状酷似老虎的鼻子,因此得名。而“能共”则是指这些孔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无法与其它石头相比。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虎鼻石形态的独特性感到惊叹,也体现了他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倘遇苏子瞻,缩为怪石供”,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这里所说的“子瞻”是苏轼的尊称,他被誉为文坛巨擘,其诗词文章广为传颂。而“缩为怪石供”则是指如果遇到苏轼这样的文人雅士来访,那么这只威武雄壮的老虎就会变成一个小巧玲珑的奇石,成为他的观赏之物。这不仅是对虎鼻石形态的赞美,也是对其价值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对虎鼻石的形象描绘和对其价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古人才华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使得诗歌更具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