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不愧浅深红,得性那能与俗同。
他日倘寻高士传,相逢只合唤黄公。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的坚韧与高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此花不愧浅深红,得性那能与俗同
  • “此花”指的是菊花。
  • “不愧”表示菊花的颜色鲜艳、纯正,没有辜负它的本质。
  • “浅深红”指菊花颜色深浅不一,既有浅色的也有深红色的品种。
  • “得性”意味着菊花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展现出它的美态。
  • “那能”表示无法与它相比,即无法与菊花的本色相提并论。
  • “俗同”指庸俗的人无法理解或欣赏菊花的美。
  1. 他日倘寻高士传,相逢只合唤黄公
  • “他日”指未来的日子。
  • “倘寻”有如果寻找的意思,这里暗指诗人将来可能会找到像高士一样的人。
  • “高士”是指品德高尚的人,也常用于称呼学问渊博的人。
  • “传”在这里可能是指故事或事迹的记录,也可能指代某种传统或文化。
  • “相逢”意为相遇或相会。
  • “只合”是应该的意思,强调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 “唤黄公”中的“黄公”可能是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敬称,这里的“黄公”可能是指菊花,因为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与黄色联系在一起,且黄公也是菊花的一种别称。

译文(中文)
这朵花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花卉,它的颜色鲜明而多样,既不是纯粹的白色也不是单一的黄色,而是深浅不一、五彩缤纷的红色。它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环境,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如果将来你有机会遇到那些品格高尚、知识渊博的人,一定要记得他们中的一位就是黄公菊。

赏析(中文)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述,展现了菊花的坚韧和美丽,同时也传达出了作者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诗中使用了“此花”、“他日”、“倘寻”、“高士传”、“黄公”等关键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通过对比菊花与世俗的不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人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则是一种假设性的表达,暗示着如果有机会见到像黄公这样的人物,一定会去拜访他。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