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闭重关,荒亭此共攀。
一城余白骨,四面见青山。
破屋无人到,深林有鸟还。
家乡何处是,搔首暮云间。

【注释】

  1. 太平城:在今安徽当涂县。2. 丁味斋:即张岱(1597—1680),字宗子,号陶庵,浙江绍兴人。清初文学家、史学家。3. 二尹:即知县,明清地方官名。4. 荒亭:荒凉的亭子。5. 一城余白骨:满城都是白骨。6. 青山:青翠的山。7. 破屋无人到:破败的房子没有人去拜访。8. 深林有鸟还:树林深处有鸟儿飞回。9. 家乡何处是:故乡在哪里呢?10. 搔首暮云间:在黄昏时分对着白云发呆沉思。
    【译文】
    夕阳西下,重门紧闭,我和二尹一起攀爬这座荒废的亭台。
    城中到处是白骨,四面青山绿水依旧。
    破旧的房屋没人来过,但深林里鸟儿却飞回了巢中。
    不知故乡何处,我正独自在暮云中徘徊思索。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登太平城,凭吊古迹,感怀世事沧桑,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落日闭重关,荒亭此共攀。”诗人与友人登上了一座荒废的亭台,这是一座被岁月遗忘的古迹。诗人用“落日”来形容天色,既写出时间是在傍晚,又表现出景色的凄凉。而“闭重关”则暗示这座亭台曾经热闹非凡,如今却被废弃了。诗人站在这座古亭上,不禁想起了过去繁华的景象。“此共攀”表明诗人和友人都对这座古亭产生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颔联“一城余白骨,四面见青山”。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悲壮的历史沧桑。诗人描绘出一个景象:城中到处都是白骨,四周的青山绿水依然如故,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战火纷飞、血流成河的惨烈场景。诗人用“一城余白骨”来形容战场的残酷,用“青山绿水依然如故”来形容和平的宁静。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颈联“破屋无人到,深林有鸟还”,进一步描写了太平城的荒凉景象。诗人用“破屋无人到”来形容太平城的破败和衰败,用“深林有鸟还”来形容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这两句诗既展示了太平城的现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赞美。这种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太平城的历史沧桑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美好。
    尾联“家乡何处是,搔首暮云间”。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他不知道故乡在哪里,只能在傍晚的暮云中发呆沉思。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无奈,也表现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历史的沧桑,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它还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