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归雁影零丁,相倚双凫睡未醒。
人语沈沈篷悄悄,沙光淡淡竹冥冥。
近家乡梦心尤亟,拍枕涛声耳厌听。
急趁天明催橹发,开门斜月带残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泊船的景色。首联写归雁和双凫,第二联写人语和沙光,第三联写梦和拍枕,末联写天明催促发舟,开门见斜月带残星。整体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

夜泊

一行归雁影零丁,相倚双凫睡未醒。

人语沈沈篷悄悄,沙光淡淡竹冥冥。

近家乡梦心尤亟,拍枕涛声耳厌听。

急趁天明催橹发,开门斜月带残星。

注释:
一行:一群,指归雁。
零丁:孤单的样子。
双凫(fú):两只鹅。
相倚:相互依靠。
沈沈:沉沉、暗暗的样子。
篷(péng):船篷。
沙光:沙滩上的光线。
淡淡:模糊不清的样子。
冥冥:昏暗的样子。
近家:靠近家乡。
尤亟(jí):特别急切的样子。
拍枕:用手拍打枕头。
天明:天亮。
橹(rǔ):划船的工具,用桨代替。
斜月:月亮呈半圆形,称为“斜月”。
带残星:星星点缀在天边。
赏析:
《夜泊》一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组诗作品。全诗通过描写夜晚的江边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一行归雁影零丁,相倚双凫睡未醒。”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景,归雁孤零零地飞翔,双凫依偎在一起沉睡未醒。这一句以“一行”和“双凫”为主语,将归雁与双凫的形象勾画得栩栩如生。
颔联“人语沈沈篷悄悄,沙光淡淡竹冥冥。”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夜色。诗人用“沈沈”来形容人语,描绘了夜晚的静谧氛围;用“悄悄”来形容篷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无声。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沙光和竹影来衬托夜景的宁静之美。
颈联“近家乡梦心尤亟,拍枕涛声耳厌听。”诗人开始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但心情却异常焦急。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他试图通过拍枕来消除耳朵里的涛声。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描绘了他在梦境中努力摆脱焦虑的场景。
尾联“急趁天明催橹发,开门斜月带残星。”诗人决定趁着天亮时出发回家,以尽快摆脱对家乡的思念。他打开门迎接斜挂在天空的残星,暗示了他即将启程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江边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景。诗人运用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完美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