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翁西行五十一,我今五十学随缘。
风中鸿雁重来集,过眼江山九百年。
这首诗是苏轼为黄山谷的三游洞题写的。诗中通过描绘涪翁(指黄山谷)西行五十一年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第一句“涪翁西行五十一”,涪翁即黄山谷,他在西行五十一年后,苏轼感叹自己已经五十岁了,也该学着随缘了。
第二句“我今五十学随缘”,诗人感慨时光飞逝,自己也到了该学习随缘的年龄。随缘是指顺应命运的安排,不强求,不执着。
第三句“风中鸿雁重来集”,诗人观察到风中的鸿雁会重新聚集在一起,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第四句“过眼江山九百年”,诗人感叹眼前的江山美景已经过去了九百年。这里的“九百年”既指时间的长度,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
这首诗的译文是这样的:
涪翁西行五十一载,我如今也五十岁,开始学会顺应命运。风中鸿雁归来聚集,眼前江山已成往事。
赏析:
这首诗以涪翁西行五十一年为背景,通过对时间、生命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观察风中的鸿雁、眼前的江山,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年龄和生命状态,开始学会随缘,不再强求和执着。这种对于人生的态度和哲学,体现了他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