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卧沧江岁月催,九天露冷万年杯。
为愁落日登楼去,欲望黄河走马来。
汉将假王争自立,楚军高会总相猜。
庸知形胜非为福,一寸江山万骨灰。
【译文】
我怅然躺在床上,岁月催人老。
九天寒露冷如万年酒。
为愁夕阳下登楼,欲望黄河水走马。
汉朝将军假王争自立,楚军高会总相猜。
难道知道形胜并非福,一寸江山万骨灰。
【注释】
沧江:指长江。沧,深青的色。
汉将:指韩信。韩信原是淮阴县一个亭长,因犯法被贬为平民。后来他投奔刘邦,成为其麾下将领。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屡次打败楚军,立下赫赫战功。后被封为淮阴侯。假王:指项羽。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自称西楚霸王。
高会:盛大宴饮。相猜:相互猜疑。庸知:岂知其。
“形胜”三句:意谓山河之固,地势之利,固然可以成为国家强盛的有利条件,但若不能善加利用,则也可能成为祸患。为:因为。
【赏析】
此诗以“感秋”为题,写自己年迈体衰而对国事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前半首写自己年老多病而对时局的担忧;后半首写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调悲凉沉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局面和人民的疾苦生活。
首联“怅卧沧江岁月催,九天露冷万年杯。”点明诗人因年事已高、国事日非而惆怅不已之情。“怅卧”,即感叹、悲叹的意思。“沧江”,即指长江,也暗用《史记》中的典故:“(项羽)乃起引兵渡河,救赵王歇(赵王歇是张耳的养子)于代地。”(《史记·项羽本纪》)这里的“沧江”,是泛指长江而言的。“岁月催”,是说时间过得太快,不知不觉中已经老了。这一句是写自己的身世之感。“九天露冷万年杯”,这是说自己年老体衰,而国家却依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就像那寒冷的露水一样,让人难以承受。这里的“九天”是指天空之上,“露冷”则是形容天气寒冷。“万年杯”是比喻自己像一杯万年的酒,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仍然保持着醇厚的酒香。这两句诗通过写自己的年龄和国家的形势,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忧虑之情。
颔联“为愁落日登楼去,欲望黄河走马来。”写诗人看到落日和远去的战马,感到心中充满了忧愁和不安。这里的“登楼”是表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绪,而“走马”则是一种豪放和奔放的情绪。这两句诗通过写诗人的所见所感,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忧虑之情。同时,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歌的对仗技巧和节奏感。
颈联“汉将假王争自立,楚军高会总相猜。”写诗人看到汉将和楚军的争斗,感到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疑虑。这里的“假王”是指代理王位的人,而“高会”则是表示一种盛大的宴会。这两句诗通过写诗人的所见所感,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忧虑之情。同时,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歌的对仗技巧和节奏感。
尾联“庸知形胜非为福,一寸江山万骨灰。”是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里的意思是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和好处,而忽略了长远的后果和代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认为战争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损失,而和平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这里的“形胜”是指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优势,而“福”则是指利益和好处。“一寸江山万骨灰”,这是说每一片国土都蕴含着无数的人民和生命,如果战争不断爆发,那么这些宝贵的资源就会遭受极大的损失。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歌的对仗技巧和节奏感,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