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恻陈堂邑,吾曾一见之。
城空作乱后,身死去官时。
河岳留青骨,旌竿笑赤眉。
脊令随杜宇,噀血上连枝。

【注释】

哀陈堂邑:即“哀陈子”,春秋楚人,字子哀。陈国被楚国灭亡后,他逃亡至陈地(今河南淮阳),曾为宋国守臣,因忠于职守而被杀,故称“哀陈子”。

凄恻:悲伤。

城空作乱后:指陈国被楚国所灭。

身死:指死于战祸。

河岳:指黄河与华山。古代传说中,二山之间有青黑色的大骨,能显神灵。此处借指忠良之士的精魂不泯。

旌竿:旗帜,这里用作典故的代词。

杜宇:即杜鹃,相传古蜀帝杜宇死后化作了一只杜鹃鸟。

喷血:即吐血,形容悲愤之极。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诗,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

首联写陈子被害的情景,“陈”为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淮阳一带,战国时期属陈国,故称陈子。据《左传》记载,楚灭陈后,有人向楚王建议说:“陈亡,吾必伐之。”楚王说:“陈不与我矣,吾尚奈何?”于是楚王下令屠城,陈子见状,便对楚军说:“吾闻两虎相搏,必有一死,我愿以身代君。”于是楚王只好放他一条生路。

颔联写陈子死后的情形。“身死”指死于战祸,“官时”指陈国灭亡后,陈子在任上死去。

颈联写陈子死后的遗愿。“河岳留青骨”是说陈子忠良之魂留在黄河和华山之间;“旌竿笑赤眉”是说陈子的精魄化作了旌竿上的旗饰,而那些红衣小儿却嘲笑他的英灵。

尾联写陈子死后的悲惨遭遇。“脊令”为一种小鸟,“随杜宇”指跟随杜鹃鸟啼叫。“噀血上连枝”是说陈子死后,他的魂魄化作了杜鹃鸟的啼声,其啼声直冲云霄,连树枝都为之颤动。

全诗语言简练、质朴、生动、传神,通过对比手法,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