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何声入耳嘈,那知淡北吼江涛。
喧天不是因风怒,震地偏怜对月号。
雨后鸣时晴可卜,暗中响处雨相遭。
喤喤恰似雷霆起,醒觉潜龙万里翱。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涛的诗,通过对江涛的声音、形态和影响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淡江吼涛”,这是整首诗的主题,描述了淡江(指江面)上波涛汹涌,声音震耳欲聋的情景。这里的“吼”字形象地描绘了江涛的声势浩大,如同野兽的怒吼。
“夜静何声入耳嘈”,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宁静的夜晚,突然传来的江涛声让诗人感到惊讶。这里的“夜静”和“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江涛的震撼力。
“那知淡北吼江涛”,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并不知道在北方的江面上也有如此壮观的江涛。这里的“淡北”可能指的是长江的北部,也可能是诗人的想象或者是他心中的一个理想景象。
“喧天不是因风怒”,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江涛的声音震天响,但并不是因为风的怒吼而产生的。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哲理,即事物的表象往往不能代表本质,需要深入探究才能理解其真正的原因。
“震地偏怜对月号”,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江涛的声音震地,但却偏爱于对着月亮发出声音。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浪漫的情感,即江涛与月亮的互动,让人感到美丽而神秘。
“雨后鸣时晴可卜,暗中响处雨相遭”,这句诗的意思是雨后江涛发出声音的时候,天气看起来晴朗;而黑暗中江涛发出声音的地方,却下着雨。这里的“晴可卜”和“雨相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江涛的神秘和多变。
“喤喤恰似雷霆起,醒觉潜龙万里翱”,这句诗的意思是江涛的声音就像雷霆一样响亮,唤醒了沉睡的潜龙,让它在万里之上自由翱翔。这里的“醒觉潜龙”形象地描绘了江涛的力量,使得潜龙得以觉醒,展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这首诗通过对江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同时,通过对比和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