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太华骑茅龙,高登明星玉女峰。
飙车雷轰五千仞,下视云海开重重。
后游嵩岳并恒岱,闲值零雨迷春冬。
周流四荒眇何极,复此南服群山宗。
夏首来登晓观日,略比日观称奇逢。
岂知祝融最高处,更苦云雨千重封。
岳灵飞精铸元气,云海一变舒晴容。
太阳开时金在镕,长风鼓处云相冲。
岳南岳北两嘘吸,树头树底遥弥缝。
南海先成云漾浓,兜罗锦网堆髼松。
湘流五转忽尽失,但睹壑皱来溶溶。
倏如鱼鳞叠不尽,界以墨色豪回峰。
渺然随风似远适,更漾北海知何从。
净扫长天祇碧落,平铺匹练如吴淞。
洞庭波涛远莫接,侧耳近若闻汹汹。
自北而南忽倒漾,大云海合琉璃钟。
圆镜千寻彻上下,琼田万里铺纵横。
祝融峰高耸螺髻,青石坛古蟠虬松。
松从坛侧亦倒挂,放我石上支孤筇。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太华、嵩山、恒山等名山的壮丽景色的诗歌。诗人以祝融峰为起点,一路游览到南岳衡山,最后在夏首观日峰观赏日出,感叹祝融最高之处却遭遇云雨封锁。

诗句注释:

  1. 太华骑茅龙:指登上华山,骑上一条龙,形象地描述了登山的艰难和兴奋。
  2. 飙车雷轰五千仞:指从山顶向下俯视,云海翻腾,犹如雷霆之声。
  3. 后游嵩岳并恒岱:指后来游览了嵩山和恒山,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4. 周流四荒眇何极:指环游四野,感叹宇宙之广阔。
  5. 复此南服群山宗:指回到南岳衡山,成为这些山脉的中心。
  6. 夏首来登晓观日:指来到夏首山,早上观看日出,形容景色之美。
  7. 略比日观称奇逢:指与日观峰相比,认为这里更奇特壮观。
  8. 岂知祝融最高处,更苦云雨千重封:指不知道祝融峰为什么最高之处会遭遇如此多的风雨封锁。
  9. 岳灵飞精铸元气:指岳神用灵气铸造出元气。
  10. 云海一变舒晴容:指云海一变化后,晴朗的景色展现眼前。
  11. 太阳开时金在镕:指太阳升起时,阳光照耀下,万物都被金色所笼罩。
  12. 长风鼓处云相冲:指大风刮起时,云层相互碰撞。
  13. 岳南岳北两嘘吸:指两座山之间互相呼吸,形象地描述了山峦之间的联系。
  14. 兜罗锦网堆髼松:指山上布满了如同兜罗(一种佛教中的宝珠)一样的花朵,以及被风吹落的松针。
  15. 湘流五转忽尽失:指湘江水流经过多次转弯后,突然消失在视线之外。
  16. 壑皱来溶溶:指山谷中出现了波纹状的皱纹。
  17. 倏如鱼鳞叠不尽,界以墨色豪回峰:比喻群山连绵不绝,界限分明,宛如墨色的山峰。
  18. 渺然随风似远适:形容群山仿佛随风而去,远离了尘世。
  19. 更漾北海知何从:比喻群山仿佛在北海之上飘荡,不知归处。
  20. 净扫长天祇碧落:形容天空被洗净得如同碧落仙境一般。
  21. 平铺匹练如吴淞:比喻群山如同一匹白色的绸布平铺在地面上,与吴淞河水相接。
  22. 洞庭波涛远莫接:形容洞庭湖的波涛浩渺无边,似乎无法触及。
  23. 侧耳近若闻汹汹:形容湖水的声音如同汹涌的波浪,让人感觉震撼。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