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穷览异方,忘此为楚越。
危动众不应,隐忍余不发。
余闻古贤达,先世常遁佚。
观其所蕴异,保焉则终吉。
郫上田一廛,昔者杨季室。
子云龙蛇志,昌辞早慕屈。
吾观反骚作,意胜草元日。
亦复胜献赋,长杨羽猎笔。
投阁固哂众,执戟已嗤黜。
何如岷山阳,终念守沈郁。
【注释】
杜:地名
览异方:指游历远方
忘此为楚越:忘记这里是楚国还是越国
危动众不应:使众人震动,自己不响应
隐忍余不发:内心有所忍耐,没有发难
余闻古贤达,先世常遁佚:我听说古时贤达的人,他们的祖先常常隐退
观其所蕴异,保焉则终吉:观察他们所蕴含的奇异之处,保存下来,就会得到好的福气
郫上田一廛,昔者杨子云:郫县的地盘只有一小块,以前是杨雄
子云龙蛇志:杨雄有像龙和蛇一样的性格
昌辞早慕屈:扬雄年轻时就仰慕屈原
反骚作:反其道而行之
意胜草元日:意思是说,他的文思超过了《离骚》
亦复胜献赋,长杨羽猎笔:他的文才也超过了《长杨赋》中那些华丽的辞藻
投阁固哂众:他投书给皇帝,被众人嘲笑
执戟已嗤黜:他手持戟,也被人们耻笑
何如岷山阳,终念守沈郁:比起岷山的西边,他更怀念守边的沉默寡言
【赏析】
这首诗以扬雄自比,表现了他不愿趋炎附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首联“云杜馆”三字总领全诗,点明扬雄隐居的地点。云杜馆,即云杜山馆,在今四川郫县境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游览过远方,忘记了这里到底是楚国还是越国。
第二联“危动众不应”,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典故,比喻扬雄的文才高绝,足以震动当世,但世人却不敢苟同。“隐忍余不发”,意为我虽然心中有所忍耐,但没有表现出来。
第三联“余闻古贤达,先世常遁佚”,引用了春秋时期孔子、老子等圣贤隐逸的故事,来说明扬雄的先世也曾隐退。
第四联“观其所蕴异,保焉则终吉”,意为观察他们所蕴含着的奇异之处,如果能够保全下来,就会得到好的福气。
第五联“郫上田一廛,昔者杨季室”,指的是当年杨雄在郫县的土地上耕种,过着贫苦的生活。
第六联“子云龙蛇志”,意为扬雄有如龙蛇般的才华。“昌辞早慕屈”,是指扬雄年轻时就仰慕屈原。
第七联“吾观反骚作,意胜草元日”,表示扬雄的作品超越了《离骚》,甚至超过了屈原的《九章》。
第八句“亦复胜献赋,长杨羽猎笔”,意味着他的《长杨赋》中的华丽辞藻,也比不上他的文思敏捷。
第九、十联“投阁固哂众,执戟已嗤黜”,分别描写了扬雄上书给皇帝,被众人嘲笑和手持戟而被耻笑的事情。
第十联“何如岷山阳,终念守沈郁”,表达了扬雄宁愿选择坚守边远之地,也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
最后四句“云杜馆”,意为扬雄的隐居生活是在云杜山上的山馆里度过的。“何如岷山阳”,意谓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在岷山南边的山阳县隐居。“终念守沈郁”,意为我始终怀念着那种远离尘嚣、默默无闻的隐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