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小却车转辕,山日下烧倾火盆。
山行得水一下马,十步之内即水源。
一泓清泠长觱沸,漫说窥临沁肌骨。
回流汤沸云气蒸,却值寒威万里凝。
严冬濡足殊可念,语以夏凉或不辨。
我来擢手扬清波,波间石色多丹砂。
丹砂故井复何有,愿结芳宇阳之阿。
【注释】
灵泉:指泉水。
却车转辕:山势陡峭,车轮无法转动。
山日下烧倾火盆:山中阳光如火炉一般炽热。
水一下马:在山下稍作休息。
十步之内即水源:山下的溪流就在不远处。
清泠长觱沸:水声潺潺,像沸腾一样。
漫说窥临沁肌骨:形容泉水清凉,可以让人的皮肤得到滋润。
回流汤沸云气蒸:形容水流急速,像煮沸的开水一样。
却值寒威万里凝:然而此时正值严冬,气温极低。
濡足殊可念:脚被冻得很疼,很难受。
清波扬:扬起水面上的水波。
石色多丹砂:石头的颜色是红褐色,像是丹砂一样。
芳宇阳之阿:美丽的花园,阳光明媚的地方。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山寻泉时所见景色,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以“我”为视角,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将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山势小却车转辕”,以“车转辕”形象地描绘了山路崎岖,难以前行的情景。接着,“山日下烧倾火盆”一句,以“火盆”比喻阳光炽烈,形象地刻画出山中炎热的环境。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艰难攀登的氛围。
颔联“山行得水一下马,十步之内即水源”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水源丰富的景象。诗人在山下稍作停留,便找到了清冽的水源,这既体现了诗人的机敏,也反映了山中环境的宜人。
颈联“一泓清泠长觱沸,漫说窥临沁肌骨”则进一步展现了泉水的特点。诗人用“清泠”来形容泉水清澈见底,用“觱沸”形容其声如沸水般沸腾。这些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泉水的清凉与活力。
尾联“回流汤沸云气蒸,却值寒威万里凝”则将自然景观与气候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诗人描述了山中水汽蒸腾,形成了一道道云气,而此时正值寒冬,气温骤降。这种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更加体会到山中自然环境的神奇与美丽。
最后两句“严冬濡足殊可念,语以夏凉或不辨”则是对整篇诗意的总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严冬寒冷的无奈与担忧,同时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夏天能有这样的清凉就好了。”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也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