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高插碧云天,涧水无声入小川。
两岸芦花摇白雪,满溪松子落寒烟。
哀猿何事临风急,老衲无心倚石眠。
嗟我尘缘犹未了,马蹄闲踏自年年。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的解答,需要考生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理解,然后逐句逐联的分析,理解其内容、思想及艺术手法。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要仔细阅读原诗,从形式特征和语言表达上分析,抓住形象特点,结合题目要求来思考答案。“孤峰高插碧云天”,这一句写景,通过“孤”字写出了山峰的高耸入云。“哀猿何事临风急”,写猿啼声凄厉而急促,表现诗人悲愁的心情。“老衲无心倚石眠”,写诗人无心倚在岩石上睡觉,表现出诗人的清静淡泊。“嗟我尘缘犹未了”,点明自己仍然羁留于此,未能解脱尘世之情。“马蹄闲踏自年年”,诗人骑着马悠闲地走在路上,岁月已经过去了多少年了。
【答案】
秋日过石景山
孤峰高插碧云天,涧水无声入小川。
两岸芦花摇白雪,满溪松子落寒烟。
哀猿何事临风急,老衲无心倚石眠。
嗟我尘缘犹未了,马蹄闲踏自年年。
注释:
①孤峰:高大挺拔的山峰。
②涧水:指石景山附近的溪流。
③哀猿:指哀伤的猿猴叫声,也泛指悲凉的声音。这里借指自己的悲凉心情。
④老衲:佛教用语,指出家人。无心:无心去理会世事,无心去欣赏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首联写景,以孤峰、涧水、芦花、松子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秋天的山水图,意境幽美,耐人寻味;颔联则由远及近,写诗人凭栏而立,耳闻猿啼,目见飘落的松子,感受自然之美;颈联则宕开一笔,写诗人因思乡而心烦意乱,无心欣赏美景;最后,诗人抒发感慨,感叹自己的尘缘未了,仍羁留在这里不能解脱。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雅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