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入晴翠,孤亭支暮烟。
林深岚气合,峰转涧声圆。
野客携樽过,山童扫石眠。
欲寻谢公迹,绝壁有飞泉。

注释:

  • 舟泊石门登眺:船只停靠在石头的门前,进行观望和远眺。
  • 一径入晴翠:一条小路通向晴朗翠绿的地方。
  • 孤亭支暮烟:一个单独的亭子支撑着傍晚的烟雾。
  • 林深岚气合:树林深处,雾气与山的气息融合在一起。
  • 峰转涧声圆:山峰转动时,山谷的声音回荡,变得圆润。
  • 野客携樽过:野外的客人携带着酒杯经过。
  • 山童扫石眠:山中的小孩用扫帚清扫石头来睡觉。
  • 欲寻谢公迹:想要寻找谢安的足迹。
  • 绝壁有飞泉:在陡峭的悬崖上有瀑布飞流而下。

译文:

船停驻在那通往翠绿的小路尽头,
只有一座亭子支撑着暮色中的烟雾。
树林茂密,雾气缭绕,山间气息相融,
山谷中的声音随着峰峦的变化而圆润。
外来的游人带着酒杯经过,山里的小孩儿,
用扫帚清理石头准备睡觉。
想要追寻谢安的踪迹,峭壁上飞泻的水流,
宛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赏析:

《舟泊石门登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静的自然景观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诗中“舟泊石门”四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首先通过“一径入晴翠”,勾勒出了一幅通向绿色世界的小路,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孤亭支暮烟”一句,又为这幅画卷增添了一份孤独和寂寞的氛围。而“林深岚气合”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的深邃和幽静,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山下的景色。“峰转涧声圆”,描绘了山峰转动时,山谷中声音回荡,变得圆润的情景,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而“野客携樽过”,“山童扫石眠”两句,则描绘了游人和山中小孩儿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最后二句,诗人再次回归到自然之中。“欲寻谢公迹”,“绝壁有飞泉”,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名士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绝壁有飞泉”一句,更是将自然之美推向了高潮,让人为之惊叹不已。

《舟泊石门登眺》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静的自然景观图,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