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惊觉在空床,牵挂情怀到晓妆。
酒尽三杯难更扫,潭深千尺不成量。
雨昏鹃血皆凝紫,春入莺衣妒浅黄。
倚遍栏杆斜景逝,心头滋味苦莲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闲情四咏·别》。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以及赏析:
第1句:“夜深惊觉在空床,牵挂情怀到晓妆。”
注释:夜晚深夜醒来,发现自己独自一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思念。到了早晨,我又开始梳妆打扮,准备外出迎接新的一天。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感受到的寂寞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夜深人静时,诗人被自己的思绪惊醒,开始怀念起远方的亲人。清晨醒来后,又忙碌于整理仪容,准备外出,这种生活节奏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第2句:“酒尽三杯难更扫,潭深千尺不成量。”
注释:虽然已经喝掉了三杯酒,但心中的忧愁仍然难以平息;潭水深不可测,无法用来衡量我的忧虑。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无力感。尽管他已经尽力去排解心中的忧愁,但似乎仍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空虚和迷茫。
第3句:“雨昏鹃血皆凝紫,春入莺衣妒浅黄。”
注释:雨水模糊了杜鹃的血红颜色,都变成了紫色;春天的气息融入了莺鸟的羽毛,使得它们的颜色变得浅黄。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色彩的变化来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雨水模糊了红色,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愁绪;春天的气息融入了莺鸟的羽毛,则暗示着诗人对春天的到来感到欣喜却又带有一丝忧伤。
第4句:“倚遍栏杆斜景逝,心头滋味苦莲房。”
注释:倚遍栏杆,看着斜阳逐渐消逝;内心充满了苦涩的味道,就像苦味的莲房一样。
赏析: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夕阳西下时的感慨。他倚靠在栏杆上,看着太阳逐渐落下,内心充满了失落和痛苦。这种心情就像苦味的莲房一样,让人难以承受。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在孤独、忧虑中度过的一天。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