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创祭诗,岁暮例一作。
我诗虽不工,颇亦出心腹。
闲庭少尘事,清供役童仆。
微闻古梅香,发此春笋束。
悲欢纪踪迹,聊可岁华读。
请更抒写之,登堂代巫祝。
鄙生实愚贱,凡好皆不欲。
十三趋庭闻,十五媚奇服。
十九始出游,篇章渐恢拓。
浮沉入朝籍,咏叹杂饘粥。
朝登饭颗山,暮辄督邮辱。
饥驱及三十,辕下屡局促。
谓诗实穷人,孔也赏端木。
谓诗折官职,一品会昌录。
古今异丰啬,何以敦勉勖。
得毋昭事疏,或愧程才笃。
无以牖灵明,忏申则宜夙。
维时日穷纪,漏鼓过参宿。
春风拂广筵,明月秉巨烛。
真形起方寸,奔走及五岳。
黄河泻天来,手酌一杯绿。
众星妥从坐,灿烂万金粟。
载熏班马香,载侑迎年曲。
精神萃酬劳,感召理不速。
大雅小雅材,天仙鬼仙族。
白曾称教主,黄亦号词伯。

这首诗是杜甫创作的,名为《除夕祭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至乾元元年(758)。当时作者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1. 昔人创祭诗,岁暮例一作。
  • “昔人”指的是古人,他们创建了祭祀诗歌;“岁暮”指年终,这里特指农历年底。
  • “例”表示按照惯例,“一”在这里可能是误写,应该是指“年”。
  1. 我诗虽不工,颇亦出心腹。
  • “我诗”指的是杜甫自己的作品;“不工”表示不精湛;“出心腹”意指出自内心的真诚。
  1. 闲庭少尘事,清供役童仆。
  • “闲庭”指的是庭院空旷宁静;“少尘事”表示没有太多世俗的纷扰;“清供”意味着简朴的饮食;“役童仆”则是指服侍仆从。
  1. 微闻古梅香,发此春笋束。
  • 这里的“微闻”可能是指细微的香味或气息;“古梅”指的是古老的梅花;“闻香”可以联想到闻到了梅花的香气;春天的嫩芽被比喻成“春笋束”,形容其生机勃勃。
  1. 悲欢纪踪迹,聊可岁华读。
  • “悲欢”指的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纪踪迹”可能是指记录下自己生活的轨迹;“聊可”表示只是暂时可以;“岁华”即岁月。
  1. 请更抒写之,登堂代巫祝。
  • “请更抒写”表示希望杜甫能够继续创作;“登堂”可能是指登台表演或者发表演讲;“代巫祝”则是指代替神灵进行祝福。
  1. 鄙生实愚贱,凡好皆不欲。
  • “鄙生”指的是杜甫自己,他自谦为卑微之人;“愚贱”表示愚笨和低下;“凡好”可能是指所有的喜好;“皆不欲”表示都不想要。
  1. 十三趋庭闻,十五媚奇服。
  • “十三”和“十五”可能是指具体的年龄;“趋庭”指的是跟随父亲学习;“闻”表示听到或者得知;“媚奇服”可能是指穿着奇特的衣服。
  1. 十九始出游,篇章渐恢拓。
  • “十九”指的是杜甫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始出游”表示开始外出游历;“篇章”可能是指文章或者诗篇;“渐恢拓”表示逐渐变得开阔和充实。
  1. 浮沉入朝籍,咏叹杂饘粥。
  • “浮沉”可能是指生活的变化无常;“入朝籍”表示进入官场或者朝廷;“咏叹”表示吟咏叹息;“杂饘粥”可能是指简陋的食物。
  1. 朝登饭颗山,暮辄督邮辱。
  • “朝登饭颗山”可能是指早上登上了饭颗山;“暮辄督邮辱”表示傍晚时经常遭受官员的责骂或者侮辱。
  1. 饥驱及三十,辕下屡局促。
  • “饥驱”可能是指饥饿驱使他四处漂泊;“及三十”表示到达三十岁;“辕下”可能是指车辕下面的地方;“屡局促”表示多次感到局促不安。
  1. 谓诗实穷人,孔也赏端木。
  • “谓诗实穷人”可能是指认为写诗确实是一种穷困的生活方式;“孔也赏端木”可能是指孔子欣赏端木赐的故事。
  1. 谓诗折官职,一品会昌录。
  • “谓诗折官职”可能是指认为写诗会损害他的官职;“一品会昌录”可能是指唐代会昌年间的记录。
  1. 古今异丰啬,何以敦勉勖?
  • “古今异丰啬”表示古今时代不同,人们的富裕程度也不一样;“何以敦勉勖?”可能是指用什么方式来勉励自己。
  1. 得毋昭事疏,或愧程才笃。
  • “得毋”可能是指是否;“昭事疏”可能是指事情不够显著;“或愧程才笃”表示有时会感到惭愧,因为他的能力不够扎实。
  1. 无以牖灵明,忏申则宜夙。
  • “无以牖灵明”可能是指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开导别人;“忏申则宜夙”表示如果需要忏悔就应该早点。
  1. 维时日穷纪,漏鼓过参宿。
  • “维时”可能是指当前的时刻;“日穷纪”表示时间到了尽头;“漏鼓过参宿”可能是指漏壶中的水已经过了三更天。
  1. 春风拂广筵,明月秉巨烛。
  • “春风拂广筵”可能是指春风轻轻吹拂着宽敞的宴会场地;“明月秉巨烛”可能是指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巨大的蜡烛。
  1. 真形起方寸,奔走及五岳。
  • “真形”可能是指真正的形状或者本性;“方寸”可能是指内心;“奔走及五岳”可能是指到处奔波,就像在五岳之间奔跑一样。
  1. 黄河泻天来,手酌一杯绿。
  • “黄河泻天来”可能是指黄河水流如泻天而来;“手酌一杯绿”表示用手捧起一杯绿色的液体。
  1. 众星妥从坐,灿烂万金粟。
  • “众星妥从坐”可能是指众多星辰聚集在一起;“灿烂万金粟”可能是指星光璀璨如同万两黄金的粟粒。
  1. 载熏班马香,载侑迎年曲。
  • “载熏”可能是指装载着香味;“班马香”可能是指马身上散发的芳香;“迎年曲”可能是指迎接新年的歌曲。
  1. 精神萃酬劳,感召理不速。
  • “精神萃酬劳”可能是指精神集中地付出劳动;“感召理不速”表示受到感动和启发,但道理并不是很快理解或领悟的。
  1. 大雅小雅材,天仙鬼仙族。
  • “大雅小雅材”可能是指大雅和小雅的才能;“天仙鬼仙族”可能是指天上的神仙和地上的鬼怪种族。
  1. 白曾称教主,黄亦号词伯。
  • “白曾称教主”可能是指曾经被称为教主的人;“黄亦号词伯”可能是指另一个被称为词伯的人。

这首诗通过杜甫的视角,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