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曰豫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檀波已歇苔纹蹙,冷晕香班剔丛绿。 译文:檀木的波浪已经平息,苔藓花纹皱缩,香气四溢如团簇的绿色。 注释:檀波:指檀木制成的器物上泛起的波动纹路。歇:停止。苔纹:指器物上的苔藓纹路。蹙:皱缩。冷晕:香气四溢的样子。香班:香气。剔丛绿:形容香气像团簇的绿色一样。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件精美的铜器,通过对其纹理、香气的描绘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 解析清代诗人蒋曰豫哀龙城诗词 1. 龙城城中大纛走 - 诗句描述:在龙城城中,大纛随风摇曳。 - 译文:龙城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 注释:龙城为某历史地名,这里指代某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或城池。 - 赏析:此句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场场景,通过“大纛”这一象征性元素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悲壮。 2. 数十万人泣以口 - 诗句描述:无数士兵悲痛地哭泣,用言语请求作战。 - 译文
这首诗是杜甫创作的,名为《除夕祭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至乾元元年(758)。当时作者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1. 昔人创祭诗,岁暮例一作。 - “昔人”指的是古人,他们创建了祭祀诗歌;“岁暮”指年终,这里特指农历年底。 - “例”表示按照惯例,“一”在这里可能是误写,应该是指“年”。 2. 我诗虽不工,颇亦出心腹。 -
【注释】 金斗坊宅六十韵:金斗坊,地名。宅,指住宅。六十韵,即《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六》的“四牡騑騑,八鸾𬞟𬞟”,共六十字。这里指作者在金斗坊宅所撰的诗作。 光未旄头落,词难牍背湔(zhān)——旄头:星名,即北斗七星中天璇(shuān)宿第一颗星,又称“狼”。 华亭思听鹤,蓬块泣啼鹃(juān)——华亭:古县名,故城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帝怒镌根蘖,人思助菅楄(chún)——帝:皇帝
首先我们来解读这首诗:万流注沧溟,健者必先涌。 松柏长群材,精进自然耸。 桓桓张将军,秉气最完巩。 初为草泽游,混俗意畴懂。 束身归明堂,秉志效日奉。 富贵若固有,嫌疑不戁悚。 突剑三百战,每战必先董。 江淮十数年,不独小儿恐。 庚申夏四月,雷雨阵酣拢。 偶未困兽防,溃军剩孤拥。 作书上告变,字迹血糊潼。 督师心彷徨,公遂裹创踊。 重臣辱敌手,此事关国宠。 呜呼八牌塘,竟作王罴冢。 苏常继沦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名为《游仙曲》,寄给外舅吴宾岑先生。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析和注释: 1. 天风吹海珊瑚湿,琼楼隐约排云出。 - 注释:天上的风轻轻地吹动着海里的珊瑚,使得它们显得湿润。远处的琼楼仿佛从云雾中隐约出现,宛如仙境一般。 - 赏析:开篇即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场景,通过天风、水汽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琼楼"一词暗示着神仙居所,"隐约排云出"则形容了其飘渺不定的状态
奉檄赴古北口军次祀軷有期书示同志其二 唾手燕云路几千,真同一障去乘边。林盘苍鹘横残照,花扑黄艳少年。 盾笔烟高金戟拓,文鳞波隔玉兜眠。征西车骑驰如雨,费煞啼乌送锦鞯。 注释: 1. 燕云路几千:燕云,指燕山以北的云中郡,又称“云中道”。这里指从今北京到山西大同一带的边防路线。几千,形容道路遥远。 2. 真同一障去乘边:真同,确实相同;障,屏障;乘边,即“戍边”。这里指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
《墨宦歌》 墨宦,即以笔墨为职业的文人。诗中通过描绘诗人在长安城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长安城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红壁沙版神所苏,琳宫贝堂尤清都。——红墙碧瓦下,琳琅满目的宫殿和宝堂显得格外清新。 不亦傲岸游五湖,溪山抗手吴船租。——何不傲然地漫游于江湖之间,与吴地的山水相映成趣? 秋萝延拂先人庐,作计亦胜长安居
晏靡足殄身,窳惰足陨名。 日处积顺中,黯然蹙天心。 荆襄二百年,习俗酣嬉成。 朅频示大罚,原野皆荆蓁。 堂堂中丞公,振起湘川滨。 出守一再还,利病洞若神。 及来作镇抚,雕攰丛污陈。 慨然作教条,钜细规员程。 手开农货源,俾民奠其生。 杜塞衣食流,俾民完其真。 吏皆知首公,政乃臻大醇。 时艰不敢康,武备娴修明。 寇慑皆远扬,红筹急旁邻。 龙山传大捷,国愤沈年伸。 至今破竹功,累复数大城。
注释: 墨宦歌:以墨笔为官的人。 人有计然书:人有《算经九章》之书。 朝元录:道家著作,讲神仙之事。 衣披九霞府群玉:指帝王的服饰华丽,像九霞和群玉一样光彩夺目。 安得从君蹙眉读:怎么可以跟随你皱着眉头去读那些东西呢? 士固勿相强:读书人本来就不应该互相强迫。 畴能竞尺曛:谁能够比得上一尺长的日光。 墨磨世诚病:用墨磨墨是世间真正的痛苦。 宦养雅可徵:做官养家糊口是雅事。 优哉游哉岁辛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