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城中大纛走,数十万人泣以口。口请击贼乃击民,民击还能代公守。
四月之庚力不踵,外援亡归贼来猛。城竭守力守以心,心尽填城作孤冢。
有生必死死重生,一时义胆张如云。贼所不尽付水火,仅者冻馁他乡存。
呜呼龙城不足惜,所惜坏君东南之半壁。蔽障可完力可扼,一柱中流水轻掷。
君不见破吴入越曾几时,大纛今犹海边立。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
解析清代诗人蒋曰豫哀龙城诗词
- 龙城城中大纛走
- 诗句描述:在龙城城中,大纛随风摇曳。
- 译文:龙城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 注释:龙城为某历史地名,这里指代某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或城池。
- 赏析:此句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场场景,通过“大纛”这一象征性元素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悲壮。
- 数十万人泣以口
- 诗句描述:无数士兵悲痛地哭泣,用言语请求作战。
- 译文:无数士兵悲痛地向天呼喊,请求出战。
- 注释:数十万人表示人数众多,泣以口则暗示了士兵们内心的绝望和对战事的不舍。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士兵们在战乱中的无助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为了保卫家园而发出的强烈呼声。
- 口请击贼乃击民
- 诗句描述:有人要求攻击敌军,但最终却转向攻击平民百姓。
- 译文:有些人呼吁攻击敌人,但他们实际上攻击的是平民。
- 注释:击贼指的是直接对抗敌人,而击民则是指攻击无辜的百姓。这里的表述揭示了战争中的复杂性和悲剧性。
- 赏析:这两句诗揭示了战争中的混乱和无奈,人们往往在利益面前失去了判断力,导致无辜的生命遭受损失。
- 民击还能代公守
- 诗句描述:尽管民众也参与战斗,但仍有许多人选择坚守岗位。
- 译文:虽然民众也参战,但仍有许多人在战斗中坚守岗位不退。
- 注释:代公守表示替公家守护,这里强调了民众在战争中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 赏析:这两句诗赞美了民众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和忠诚,体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 四月之庚力不踵
- 诗句描述:到了四月,国力耗尽,外援已尽归敌。
- 译文:到了四月份,国内的国力已经枯竭,外援也已经耗尽。
- 注释:四月之庚表示时间,力不踵则暗示国家的国力已经无法支撑下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国家在战争中日益衰落的现实,预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 外援亡归贼来猛
- 诗句描述:外援已失,敌人如猛虎一般凶猛来袭。
- 译文:外部援军已经丧失,敌人像猛虎一样猛烈地进攻。
- 注释:外援亡归表示外部援助已经失去。
- 赏析:此句揭示了战争形势的严峻,外部力量的缺失使得国内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 城竭守力守以心
- 诗句描述:当城墙被攻破,守军只能依靠意志坚持抵抗。
- 译文:当城墙被摧毁,守军只能依靠坚定的意志继续抵抗。
- 注释:竭守表示竭尽全力防守。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守军在绝境中的坚韧不拔,展示了人类在逆境中的精神风貌。
- 心尽填城作孤冢
- 诗句描述:士兵们的心力已耗尽,最终只能在废墟上长眠。
- 译文:士兵们的心力已耗尽,最终只能在这座空荡荡的坟墓中安息。
- 注释:心尽则表明心力消耗殆尽。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无尽痛苦和悲剧,让人们不禁反思战争的本质和代价。
- 有生必死重生
- 诗句描述:士兵们深知生命有限,但为了信仰和理想,愿意再次投身战场。
- 译文:士兵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但他们仍愿意为了信仰和理想再次投身战场。
- 注释:必死重生表示宁愿死亡也要追求重生。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战士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死抉择的坦然面对。
- 一时义胆张如云
- 诗句描述:在战场上,许多士兵表现出了无畏的勇气,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乌云般汇聚。
- 译文:在战场上,许多士兵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乌云聚集在一起。
- 注释:义胆张如云形容勇猛无畏。
-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行为,展现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而战的决心和勇气。
- 贼所不尽付水火
- 诗句描述:敌人未能彻底击败我军,我们将继续承受战争的残酷打击。
- 译文:敌人没有完全击败我们,我们必须继续承受战争带给我们的苦难。
- 注释:不尽付水火烧形容战争的残酷无情。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
- 仅者冻馁他乡存
- 诗句描述:那些不幸的人只能在异乡忍受饥饿和寒冷。
- 译文:那些不幸的人只能在异乡忍受饥饿和寒冷的折磨。
- 注释:仅者指那些不幸的人,冻馁形容饥饿和寒冷。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和牺牲,让人深感同情和痛惜。
- 呜呼龙城不足惜
- 诗句描述:然而,龙城作为历史的见证,它的存在本身并不足以成为惋惜的理由。
- 译文:然而,龙城作为历史的见证,它的存在本身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惋惜。
- 注释:龙城是古代地名,这里指代某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对于过去事件的态度,强调了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 所惜坏君东南之半壁
- 诗句描述:最令人痛惜的是国家领土的破坏,这是对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巨大伤害。
- 译文:最令人痛惜的是领土的破坏,这是对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巨大损害。
- 注释:东南之半壁指国土的一部分被毁。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领土完整的重要性,提醒人们珍惜和维护国家的完整与独立。
- 蔽障可完力可扼
- 诗句描述:只要防御措施得当,我们仍然有机会阻止敌人的前进。
- 译文:只要我们能够加固防御,我们就有能力阻止敌人的进一步行动。
- 注释:蔽障指防御工事或障碍物,完力可扼表示防御坚固可以抵御敌人的进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坚定的防御信念和胜利的信心,鼓励人们保持信心和决心。
- 一柱中流水轻摇
- 诗句描述:想象中,一股清澈的泉水从山间涌出,轻轻摇曳在石柱之下。
- 译文:想象中,一股清泉从山间涌出,它轻轻地摇摆在一座石柱之下。
- 注释:一柱中流指清泉流经石柱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诗意。
- 一江流水声声急
- 诗句描述:另一侧的江水流淌声似乎在急促地诉说着什么,令人心生忧虑。
- 译文:另一侧的江水流动的声音显得急促而紧张,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某种紧迫的事情。
- 注释:急声指江水流动的声音急促而响亮。
- 赏析: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紧张氛围的环境中。
- 龙城城门谁主守
- 诗句描述:在这片土地上,谁将承担起守卫龙城的责任?
- 译文:在这个地区,谁将承担起守卫龙城的任务?
- 注释:龙城城门表示守卫龙城的门。
- 赏析:这句问句引发了对责任和担当的思考,让人们思考如何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 谁主守者谁守吾城
- 诗句描述:那些真正负责守卫的人们,正是他们守护着我们的城池和子民。
- 译文:那些真正负责守卫的人,正是他们保护了我们的城市和人民。
- 注释:谁主守者谁守吾城表示守卫者与城池的关系紧密相连。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守卫者的重要性和他们与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 有生死死重生
- 诗句描述:无论生死,我们都将继续轮回,直到生命的终结。
- 译文:无论生死如何轮回,我们将一直经历生与死的循环。
- 注释:死重生表示生死轮回的过程永无止境。
- 赏析:这句诗传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轮回的哲理,让人们思考生命的真谛和个人的存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