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恨不陟昆仑,岂料扶桑看晓暾。
山鬼一祠秋祭祀,海天五阜汉屏藩。
蓬瀛楼阁言皆幻,泰华儿孙势亦尊。
三百年来余战垒,鼎分遗迹竟何存。
《游辨岳》
赏析与历史背景
- 诗作原文
平生恨不陟昆仑,岂料扶桑看晓暾。
山鬼一祠秋祭祀,海天五阜汉屏藩。
蓬瀛楼阁言皆幻,泰华儿孙势亦尊。
三百年来余战垒,鼎分遗迹竟何存。
- 诗意解读
此诗通过描绘望海的壮阔景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平生恨不陟昆仑,岂料扶桑看晓暾”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亲临壮丽山川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神话中昆仑山、蓬莱仙境等神秘之地的向往。
- 历史文化背景
《游辨岳》是清代诗人周煌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国家边疆、民族融合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所提到的“望海”现象,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敬畏和探索精神。
- 文学价值和影响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此类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并不少见,但能够如此细腻地表达诗人内心情感与思考的作品却不多见。周煌的《游辨岳》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 现代应用与启示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今天的生活时,会发现古人的这些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从周煌的《游辨岳》出发,我们可以汲取到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传承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