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宵啼不住,知尔断肠吟。
抱树竟何益,入山胡不深。
秋风凋橡栗,寒雨湿枫林。
肯伴离人去,萧条万里心。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鹦鹉为题,描绘了鹦鹉在夜晚不停地叫着,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 中宵啼不住(第一句):
- 注释:在半夜时分不停地叫唤。
- 知尔断肠吟(第二句):
- 注释:你(鹦鹉)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叫声。
- 抱树竟何益(第三句):
- 注释:对着树鸣叫,又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 入山胡不深(第四句):
- 注释:深入山林又有何意义?
- 秋风凋橡栗,寒雨湿枫林(第五六句):
- 注释:秋天的风会吹落橡子和栗子,冬天的雨会使枫叶变湿。
- 肯伴离人去,萧条万里心(最后两句):
- 注释:宁愿陪伴着你离去,也不愿忍受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赏析:
这首诗通过鹦鹉的鸣叫来表达诗人的孤独和哀愁。首句”中宵啼不住”描绘了鹦鹉夜深仍不停息地鸣叫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述了鹦鹉的叫声给诗人带来的影响,如“抱树竟何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徒劳无益的行为的看法,而“入山胡不深”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深刻感悟。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情感丰富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