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春去游踪断,野寺东风几岁华。
凄绝扬州旧公子,雨窗和泪写桃花。
注释:虹桥春色已经逝去,我独自游历的足迹也随着春天一起消逝。野寺里的东风仿佛吹过了几个年头,这里的景色依旧美丽如故。那凄绝的扬州旧时公子,现在只能在雨窗下和着泪水写下桃花的美丽。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桥上春去秋来的感慨,以及他在野寺中看着春风几度华年的无奈。他感叹扬州的旧公子如今只能在雨窗下泪写桃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感慨。
虹桥春去游踪断,野寺东风几岁华。
凄绝扬州旧公子,雨窗和泪写桃花。
注释:虹桥春色已经逝去,我独自游历的足迹也随着春天一起消逝。野寺里的东风仿佛吹过了几个年头,这里的景色依旧美丽如故。那凄绝的扬州旧时公子,现在只能在雨窗下和着泪水写下桃花的美丽。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桥上春去秋来的感慨,以及他在野寺中看着春风几度华年的无奈。他感叹扬州的旧公子如今只能在雨窗下泪写桃花,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感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龙的《杨也村妾亡述感》。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仙城黯黯隔红墙,聚散人天事渺茫。 注释:仙城黯黯,形容仙城景色昏暗,无人知晓。红墙,指红色的围墙。聚散人天,指世间的聚散离合。渺茫,指世事的迷茫和不可预知。 赏析:首句描绘了仙城的幽静与神秘,红墙作为分隔的边界,让人产生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聚散人天"则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世事难料的无奈。 - 独引雏鸾归月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以送人远行,而自己滞留为题,但诗人并不沉溺于离愁别绪之中,他抓住送别之际的一景一物,抒写自己的情志,表现出一种超然旷放的胸襟。全诗结构缜密,层次分明,首尾照应。 “因树园成迟客过,新篁细草乱坡陀。”这两句的意思是:因为种树的缘故建成了园林,所以客人来时晚了一些。新长出的竹叶和嫩绿的青草杂乱无章地生长在山坡上。这里,“因树园成迟客过”是说由于种树的原因建成了园林
车中 山回石壁引车过,架壑人家尽薜萝。 问道语频惊地远,投餐米贱喜时和。 塞鸿逐侣当春少,野雀为群入暮多。 乐土及今容税驾,江关烽火近如何。 【注释】: 1. 山回石壁引车过:山势回转的岩石壁,把车子引来穿过。 2. 薜萝:一种植物,指山中生长的青草或树木。 3. 问道语频惊地远:在路上问路时,惊讶地发现距离遥远。 4. 投餐米贱喜时和:吃饭时发现粮食便宜,高兴地说今年丰收。 5.
以下是对李商隐诗《无题四首 其三》的逐句翻译、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原文: 受箓真妃下拜齐,琼窗坐久玉绳低。 迎仙曲慢垂帘听,缄恨诗长剪烛题。 午夜参差看斗宿,前尘离合忆云泥。 黄金不值倾城顾,下蔡千家枉自迷。 诗句注释: - 受箓真妃:接受封官的仙女。 - 琼窗:精美的窗户。 - 玉绳:指北斗七星,也用来表示时间。 - 迎仙曲:古代的一种歌曲。 - 缄恨:含着怨恨写诗。 - 斗宿
【注释】 遨游:漫游。得几时醉:意思是说,我何时能够再像过去那样畅快地饮酒作乐呢。盘餐:指饭食。今宵同:今夜与你们共进晚餐。室家飘泊逐野鹜:家中人四处漂泊如同追逐野鸭一样。干戈扰攘羁来鸿:边塞战事频繁如同被束缚的鸿雁。挥手白云忽变幻:挥袖之间,云彩忽然变换。举头明月无始终:举头仰望,月亮却似乎永远不变。杖藜(lí)相携复前去:手拄拐杖一起向前走。飒飒(sà sà)生秋风:微风吹过,衣裳飒飒作响。
春夜 遥夜凄风入素弦,沈沈灯色感华颠。 清钟孤枕惟凭醉,细竹空窗不解眠。 有子伶俜资药裹,无家飘泊信烽烟。 天翻海阔肠堪断,犹耐青春看月圆。 注释: 遥夜:漫长而寂静的夜晚。 凄风:凄凉的秋风。 素弦:洁白的琴弦。这里用来形容深夜的寂静无声。 沈沈:沉沉的样子。这里形容灯火暗淡。 华颠:指人的头顶。 清钟:清脆的钟声。 孤枕:孤独的卧枕。 细竹:纤细的竹子。 解眠:能安眠。 伶俜:漂泊无依的样子
【注释】 湖嘴:湖口。泛舟:泛舟湖口,即泛舟于湖水上。强逐东风覆酒杯:强作豪饮以驱赶寒风。 葭菼(jia tǎn):芦苇。 劫灰:战争的残骸。长堤:指堤岸。 军书:军事文书。淮西:地名。指安徽的寿春、颍水地区。 【译文】 强行豪饮以驱赶寒冷的春风,湖阴路折转小舟返回家乡。 微茫的芦苇在春气的吹拂下摇曳生姿,荒郊原野中残破的景象令人感到凄凉。 柳树暗藏莺语,长堤传来马声;长久盼望着淮西的捷报
注释: 阆苑:神话中的神仙居住之地。书回:书信往返。意乍通:指书信往来,彼此心意相通。 朱丝弦直感枯桐:用朱丝琴的弦声触动了枯萎的梧桐树。感枯桐:以琴声触动了枯梧。 单栖采凤:只有一只鸟儿独自栖息在梧桐树上。为条易:容易成为凤凰的食物。 对舞鹍鸡入镜空:与鸾鸡一起跳舞,却像在镜子里面一样,无法看见。 阿母:这里指嫦娥。肯因上药叩金童:难道能凭借仙药去敲问月宫里的金童吗? 姮娥:即嫦娥。纵解怜孤寂
闻莺 四月江城莺乱啼,经花过柳复凄凄。 六宫春思几曾尽,千树绿阴何处栖。 莫以风高教啭急,肯因雨湿故飞低。 天涯草长凭相警,寥落空斋梦易迷。 注释:在四月份的时候,江城的鸟雀开始欢快地鸣叫,经过鲜花和柳树又显得凄凉。 六宫的春天的思念,有谁能全部体会呢?千棵树木的绿叶,又有什么地方可以栖息呢! 不要因为风大就催促它急促地鸣叫,也不要因为雨后湿润就让它飞得低些。 在遥远的天边,野草长得茂盛
【诗句释义】: 1. 己酉秋暮,饮于珠溪,奉觞人颇似阿素,雾鬓风鬟,飘零亦相若也。感成此解:在己酉年的秋天傍晚,我饮酒于珠溪,酒宴上的人很像是阿素,她们的眉毛被风儿吹得有些松散,虽然她们都飘散了,但彼此之间似乎也很相似。 2. 堕叶红蕖,疏苔绿倦,年华轻换筝柱。 玉病禁秋,花娇媚晚,烛底鬓添凉雾。 缥缈惊鸿影,似乍见、春风前度。 3. 暗怜舞褪丝杨,镜中消瘦眉妩。 苏小芳颜认否?甚油壁归
【注释】 题沈氏酒垆:为沈家酒馆题词。沈氏酒垆,即沈氏的酒店。四首:指作者在沈氏酒店题了四首诗。题:题写。兰陵:今江苏涟水县一带。秋冷:指秋天的寒冷天气。隔江潮:隔江涌来潮水。莺柳:黄莺和垂柳,泛指春天景物。烟堤:烟雾蒙蒙的堤岸。昔梦消:往日的美好回忆消逝了。解唱:懂得吟唱。清真:指北宋诗人周邦彦的作品风格清新婉丽。旧词句:指周邦彦《满庭芳》中的“风老莺声歇,雨过桃源绿”。天涯:天边,比喻远方
诗句原文: 琴心何处托相如,潇洒临邛四壁居。 画就远山应自惜,西风凉已上芙蕖。 译文: 琴心的寄托何方?在临邛四壁的居所中。 画师描绘出的远山应该值得珍惜,西风吹拂着荷花。 关键词解释: - 琴心: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艺术的热爱。 - 相如: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文人司马相如,他以才华横溢闻名于世,诗人将他比作琴音中的知音。 - 临邛:指临邛县,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
玉钗金缕都抛却,烽火仓皇道路闲。 自是何郎轻国事,教人愁听念家山。 诗句释义: 1. “玉钗金缕都抛却”:描述了一种放弃或抛弃过去繁华与装饰的行为,可能是为了某种转变或是对现状的不满。 2. “烽火仓皇道路闲”:通过“烽火”和“仓皇”,描绘了战争或动乱中的场景,而“道路闲”——表明在这种环境下生活无趣、没有目的。 3. “自是何郎轻国事”
乱松亭子倚山椒,极目烟波十四桥。 梦到江南好风景,也应愁减沈郎腰。 注释:乱松亭子在山峰之巅,可以眺望远处的景色。极目远眺,只见烟雾缭绕的江水蜿蜒流经十四座桥。梦中我仿佛来到了江南,那里的美景让我心情愉悦,也许这能减轻我因思念而带来的忧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乱松亭子上眺望远方,眼前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和蜿蜒曲折的河流,心中却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题画五首》赏析 黄子鸿的《题画五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在众多文人画作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落寞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凄凉境遇的感慨。 第一句“万事凄凉付劫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体会。这里的“劫灰”不仅指代历史的尘埃,更隐喻着人生的无常和消逝。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传达了一种对过往辉煌的无力回天之感
这首诗是黄庭坚的《题画五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翩翩风度才如海” - 注释:形容人物的风采出众,才华横溢。这里的“风”和“才”都是关键词,分别代表人物的风采和才华。 - 赏析:这句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了人物的风采和才华,使得诗歌更加具有画面感。 第二句:“作客江南且闭门” - 注释:作为客人在江南地区生活,并且选择暂时隐居起来不出门。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