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二十四,空忆杜司勋。
明月长如此,箫声不可闻。
江船悬夜火,堤树卧春云。
一棹平山外,杨花似雪纷。
扬州
红桥二十四,空忆杜司勋。
明月长如此,箫声不可闻。
江船悬夜火,堤树卧春云。
一棹平山外,杨花似雪纷。
译文:
扬州的红桥有二十四座,空怀念着杜司勋。
明月长照此地,但已听不到他的箫声。
江边船只挂着夜晚的火,堤边的树影卧在春天的云中。
划桨的声音平缓如山,扬花如同纷飞的雪花。
注释:
- 扬州:唐代城市名,今江苏扬州市。
- 红桥二十四:指扬州著名的二十四座桥梁,其中以红桥最为著名。
- 杜司勋: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曾担任司勋员外郎,因而得名。
- 明月长如此:形容月亮总是这样明亮照耀。
- 箫声不可闻:指因为怀念故人而无法听到他吹箫的声音。
- 江船悬夜火:指晚上停泊在江边的船只上挂着灯火。
- 堤树卧春云:形容春天的云彩像树木一样覆盖在堤坝上。
- 一棹平山外:形容划桨的动作平缓如山,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杨花似雪纷:形容杨花飘落的样子像纷飞的雪花。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扬州的美景和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扬州红桥、月色、江船、堤树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其中,“明月长如此”一句,既写出了月色的永恒不变,也暗含了诗人对故人的无尽思念;“箫声不可闻”则表现了诗人因怀念故人而无法聆听其音乐的情景;“江船悬夜火”、“堤树卧春云”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扬州夜景的美丽和春天的气息;最后两句“一棹平山外,杨花似雪纷”,则以杨花的纷飞比喻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