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云着树寒凝紫,朔风如刀百草死。六闲鼓涩声不起,幽泉沈沈泣龙子。
玉勒金鞯委流水,罗帏匝身薄于纸。相将一曲《行路难》,乌蒙烟树十千里。
这首诗是诗人在应宁郡王的邀请下所作的一首咏物诗。
逐句释义:
秋云着树寒凝紫,朔风如刀百草死。(“秋云”象征着秋天的来临,而“着树”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秋天的寒冷与萧瑟。“寒凝紫”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寒冷的程度,使得紫色的秋天也似乎被冻结了一般。而“朔风如刀”则将北风比作锋利的刀,其凛冽的气势足以让百草凋零。)
六闲鼓涩声不起,幽泉沈沈泣龙子。(“六闲鼓”可能是指一种乐器或乐器的声音。而“涩声”则暗示了一种沉闷、沉闷的感觉。“幽泉沈沈泣龙子”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的哀怨之声,仿佛是在诉说着什么。这里的“龙子”可能是指龙的子嗣,也可能是一种比喻,象征着某种高贵的存在。)
玉勒金鞯委流水,罗帏匝身薄于纸。(“玉勒金鞯”指的是华丽的马鞍和马具,它们都被丢弃在了流水中。“罗帏匝身”则形象地描绘了马身上的装饰品都已经被剥去,只剩下了薄薄的一层保护。这里的“匝身薄于纸”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轻薄的感觉,仿佛只有一层薄薄的纸张可以保护它免受寒冷和风雨的侵袭。)
相将一曲《行路难》,乌蒙烟树十千里。(“相将”意味着共同前行。这里的“一曲《行路难》”可能是指一首关于旅途艰险的歌曲。而“乌蒙烟树十千里”则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困苦。这里的“乌蒙烟树”可能是指一种景象,也可能是一种比喻,象征着旅途的艰难和遥远。“十千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距离感,让人不禁感到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译文:
秋季的云彩覆盖着树木,寒气凝成了紫色,北风如刀割般刺骨。琴瑟发出沉闷的声音,无法演奏出美妙的乐曲。骏马身上华丽的装饰都已弃置,只留下薄薄的一层保护。我们共同演绎一曲《行路难》,穿越乌蒙山脉,面对烟云缭绕的远山,那路程竟有十里之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秋云”、“朔风”、“玉勒金鞯”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寒冷与北风的凛冽,以及骏马身上的华丽装饰。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最终都被遗弃,只留下了薄薄的一层保护。这种对比强烈的手法,不仅凸显了人生的艰辛,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相将一曲《行路难》”,更是将整首诗推向了一个高潮。这不仅是一首描绘旅行艰辛的诗,更是一个关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以“乌蒙烟树十千里”的形象,寓意人生的艰难困苦与遥远,而“相将一曲《行路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挑战的勇敢面对和无畏前行的精神。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