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头落日一尺景,平地行人一丈影。
登高试望石觜山,缺月已悬大佛顶。
红柳不青白草黄,西风雁唳凉州凉。
今宵删丹郭外宿,客路更比长城长。

【诗句释义】

  1. 峰头落日一尺景,平地行人一丈影。登高试望石觜山,缺月已悬大佛顶。
  • “峰头落日一尺景”:指山峰上的夕阳景象,如同一尺长的光景。
  • “平地行人一丈影”:指平地上的人影,如同一丈长的阴影。
  • “登高试望石觜山”:登上高处,远眺对面的石头嘴山峰。
  • “缺月已悬大佛顶”:月亮已经挂在大佛顶上,意味着天色已晚。
  1. 红柳不青白草黄,西风雁唳凉州凉。
  • “红柳不青”:红柳不再翠绿,形容秋天景色。
  • “白草黄”:形容草地变黄。
  • “西风雁唳凉州凉”:西风吹着,秋雁发出叫声,让人感受到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的凉爽。
  1. 今宵删丹郭外宿,客路更比长城长。
  • “今宵删丹郭外宿”:今天晚上在删丹城外住宿。
  • “客路更比长城长”:旅途更加漫长,比长城还要遥远。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
峰头夕阳如一尺光景,平地上行人似一丈身影。登高遥望石觜山,残月高挂大佛顶。红柳不再翠绿,白草已黄;秋风萧瑟,雁声凄厉,令人感到凉州的寒意。今夜将在删丹城郊安营,客途漫漫,远胜长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季傍晚时分的景色和心情。首联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山峰上的夕阳和地面上的人影进行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夕阳下的景象。颔联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颈联通过对红柳、白草的描写,以及秋风、雁声的衬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秋日氛围。尾联则通过对比“客路”和“长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