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逆不盗嫂,塞侯不窃金。
数奇值谗口,颇疑天下心。
人生非木石,岂免多故侵。
文侯封谤书,千载悲知音。

【注释】

感遇:感叹世事。曲逆: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在沛县,曲逆即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不盗嫂:不偷嫂子。塞侯:指汉代的名将李广。李广有“飞将军”之称,其子李敢也是勇猛无比。不窃金:李广的儿子李敢曾在边关与匈奴作战时杀死敌帅,后因故被汉武帝处死,他并没有偷取战利品。数奇:命运不济,遭逢不幸。值谗口:遭受诽谤。颇疑:很疑惑。天下心:百姓之心。文侯:周文王。

【译文】

曲逆不偷嫂,塞侯不偷金。

命运不好遭诽谤,很多人心存疑虑。

人生不是木石人,怎能避免多难侵。

周文王收封谤书,千载之后令人悲悯。

【赏析】

《感遇》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当时黑暗政治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全诗八句皆为七言绝句,语言朴实流畅,风格沉郁雄壮,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联两句写李广、曲逆二人的高尚品德,以反衬出作者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颔联二句写李广一生行侠仗义,却遭到诬陷,最后冤死;而塞侯之子李敢也英勇善战,却因为父亲的功绩而被误杀。这两句既写出了李广、李敢的悲剧命运,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遭遇的惋惜和不平。

颈联二句写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坚守正道,就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这里的“非木石”指的是人而非草木石头,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岂免多故侵”则是指人在生活中难免会受到一些伤害和困扰,这里的“故”指的是意外的灾祸或不幸之事。

尾联二句写周文王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里既体现了周文王的贤明和智慧,又表达了诗人对周文王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李广、塞侯等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才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