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社同星散,回思各黯然。
客帆终月雨,江草六朝烟。
骨尚崚嶒在,诗多慷慨传。
出门常自悔,欹枕剑滩船。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送陈昌箕先生出京,临行时感慨颇多。全诗八句,可分为四层:首四句是第一层,写诗人与陈昌箕先生在榕社的交往及分别后各自所思;中间四句是第二层,写诗人送别陈昌箕先生时的所见、所闻;最后两句为第三、四层,写诗人送别陈昌箕先生的情态和心情。

“榕社同星散”,诗人回忆与陈昌箕先生相聚的情景。“榕社”,指福建福州文会馆。“同星散”即同列星辰,比喻彼此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句言昔日与陈昌箕先生在福州文会馆聚会,如今却各奔东西,成为天各一方的游子。“回思各黯然”,诗人回想自己与陈昌箕先生分别的情景,黯然神伤。“黯然”,悲伤的样子。诗人用“黯然”二字表达出自己内心的伤感之情。

颔联两句写景。“客帆终月雨”,诗人想象自己送别陈昌箕先生时,他乘着一叶孤帆正驶向远去的江面(“终月雨”即经过一整夜大雨)。“江草六朝烟”,诗人想象自己送别陈昌箕先生时,眼前江面上飘动的是那片曾经见证过南渡历史的“江草”。这一句运用了典故,化用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中的诗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苦,永怀风土长。”表达了诗人思念故国的情怀。

颈联两句写诗人对陈昌箕先生的赞美与期许。“骨尚崚嶒在”,诗人赞扬陈昌箕先生虽已离去,但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崚嶒”原意形容山峰险峻挺拔,此处比喻陈昌箕先生高洁的人格。“诗多慷慨传”,诗人称赞陈昌箕先生作诗慷慨激昂,能感动人心。“慷慨”一词,在这里既指诗歌内容激越高昂,也指陈昌箕先生胸怀壮志的豪迈性格。

尾联两句描写诗人送别陈昌箕先生时的复杂心情。尾联前句说:“出门常自悔”,诗人感叹离别之际常常有后悔之意(“剑滩船”即剑门之东,江边停泊的小舟)。后句说:“欹枕剑滩船”,暗示诗人送别陈昌箕先生时,心情复杂,有依依不舍,也有惆怅失落的情绪。“欹枕”一词用来形容诗人倚枕而卧的姿态。

【答案】

陈昌箕先生过访榕社同星散,回思各黯然。

客人的船终究要驶向江面,江上飘荡着六朝的旧事如烟。

尽管你离开我,但我仍希望你保持坚毅不屈的品质,你的诗篇依然能激励人心。

每次送你出门,我都会后悔,因为我知道这次离别可能是最后一次,而你又将踏上一段漫长的旅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